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眼科手術機器人部件產能達千套 北京市高端醫療製造業再上台階

發布時間:2023-01-30 08:47:00來源: 北京日報

  新年伊始,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眼科手術機器人末端工具產(chan) 品在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高端醫療器械CDMO平台完成生產(chan) 下線。這裏每天能夠產(chan) 出1000套這樣的眼科手術機器人部件,相關(guan) 部件搭載到整機上後,將加速眼科手術機器人進入產(chan) 業(ye) 化階段,造福眼科疾病患者。

  上午10點,在海澱區金隅智造工場,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高端醫療器械CDMO平台的高精加工車間裏,機器轟鳴,乳白色的切削液隨著機器的運轉四處飛濺,五軸數控加工中心正在進行精密加工,工程師正在加工一個(ge) 複雜的模塊零部件。

  “這個(ge) 眼科手術機器人末端工具,通俗理解的話類似於(yu) 比針尖還要精密的手指,它的所有生產(chan) 過程需要在滿足醫療器械生產(chan) 條件的潔淨環境下完成。”創新中心研發負責人孫德暉博士介紹。

  記者在現場看到,所有原材料均需在自動化立體(ti) 庫房中由智能導航運輸機器人運送出庫,送至粗洗間內(nei) 去除表麵附著物後,再通過傳(chuan) 遞窗進入精洗間用注射用水清洗達到符合要求的無菌狀態,才能進入下一步的生產(chan) 環節。經過精洗的物料進入潔淨組裝車間,使用高精度設備完成各個(ge) 零部件的組裝,並經過檢驗符合0.05毫米內(nei) 誤差才能滿足技術要求。

  對初創企業(ye) 來說,醫療器械產(chan) 品的小批量試製,如果從(cong) 頭做起,既費時又費錢費力,借助專(zhuan) 業(ye) 平台,企業(ye) 可以潛心投入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核心部件研發,縮短產(chan) 品化、產(chan) 業(ye) 化周期,提高成果轉化率與(yu) 成功率。2021年7月,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高端醫療器械CDMO平台正式投產(chan) 。這裏配備了醫療機器人專(zhuan) 用產(chan) 線、體(ti) 外診斷試劑和無菌產(chan) 品產(chan) 線、自動化立體(ti) 庫房、高精加工車間、一體(ti) 化模擬手術室、產(chan) 品可靠性測試間、質量檢驗中心等一係列專(zhuan) 業(ye) 空間和設備設施。有了這樣的平台,高端醫療器械企業(ye) 和醫療機構在家門口就能解決(jue) 樣件快速試製和小批量生產(chan) 的難題,能夠幫助企業(ye) 降低創業(ye) 門檻。

  “產(chan) 線上目前在加工的設備,就是一家北京初創企業(ye) 委托我們(men) 研發生產(chan) 的。”孫德暉介紹,該眼科手術機器人設備預計將於(yu) 今年內(nei) 進入臨(lin) 床試驗階段。截至2022年底,高端醫療器械CDMO平台已服務醫療器械初創企業(ye) 、醫療機構累計超過170家次。與(yu) 此同時,創新中心內(nei) 為(wei) 各類高端醫療裝備提供研發生產(chan) 服務的多條新產(chan) 線正在建設中,今年上半年將陸續投入使用。

  在為(wei) 全國醫療器械企業(ye) 、醫療機構提供專(zhuan) 業(ye) 服務外,創新中心還引入了智能機械臂、骨折複位手術機器人、放療機器人、軟組織穿刺手術機器人等20餘(yu) 個(ge) 醫療機器人項目,引育項目總估值超過200億(yi) 元。在醫療機器人等高端製造領域,部分核心技術仍然處於(yu) 被海外廠商壟斷的階段。據悉,創新中心目前正在圍繞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光學定位導航係統、術中AR可視化等展開自主研發,為(wei) 生命健康領域的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大力量。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