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145萬市民告別自備井喝上優質自來水

發布時間:2023-02-06 08:50:00來源: 北京日報

  日前,隨著北京市通州區新潮嘉園小區庭院線和外部供水管線實現勾頭通水,660多戶居民告別自備井井水,喝上了市政管網自來水。據悉,北京市水務部門組織市自來水集團,會(hui) 同屬地政府2022年度累計完成35個(ge) 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工作,新增5萬(wan) 餘(yu) 市民喝上了更加安全、放心、優(you) 質的市政自來水。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1099個(ge) 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工程,145萬(wan) 餘(yu) 人因此用上市政自來水。

  “南水”進京

  自備井逐步“退役”

  由於(yu) 水資源緊缺以及曆史原因,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北京的部分機關(guan) 、企業(ye) 、院校和小區自行開鑿了一批水源井,以滿足其日常用水需求,這就是自備井。

  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每年約10億(yi) 立方米的長江水奔流北上潤澤京城。有了相對寬裕的水源保障,逐漸攢下“水家底”的北京迎來了自備井大規模置換的良機。“自備井置換就是將供水水源由自備水源井的井水切換為(wei) 市政自來水,置換後的水質、水壓、水的口感等均有明顯改善。”北京市水務局供水管理處相關(guan) 負責人周政表示,北京市水務部門在“南水”進京後啟動實施了自備井置換工程。為(wei) 持續改善居民飲水品質,2017年6月,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內(nei) 部供水管網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市水務部門全力推進置換任務實施,曾經作為(wei) 供水主力的自備井陸續“退役”。

  協調督辦

  千餘(yu) 個(ge) 小區完成置換

  為(wei) 確保自備井置換工作順利開展,市水務部門將置換任務納入每年的折子工程,梳理、分解任務到區,建立“處周調度、局月調度”的工作機製,並將置換完成情況納入河長製工作考核,強化全過程協調督辦。

  自備井置換,涉及方案設計、破路施工、手續審批、庭院線改造、二次加壓設備安裝等多重環節,對此,市水務部門采取了“分步走”的方法。“前幾年主要置換了距離市政供水管網較近、置換意願強烈的小區(單位),到了後麵,難啃的‘硬骨頭’越來越多。”周政說。比如豐(feng) 台區的明春苑小區,自備井供水的水質差、水壓不穩等問題困擾了居民十餘(yu) 年,通州區新潮嘉園小區居民也因為(wei) 自備井水的水堿大等問題,一直盼著引入市政自來水。可這些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條件差,置換工作開展起來並不容易。

  “越是困難越得迎難而上,保障老百姓的用水訴求。”周政介紹,在明春苑小區,市水務部門協調各方多次現場辦公,最終敲定了非開挖的管線施工方案,用新技術和新工藝實現保護古樹、減少拆遷、加快進度的目標。在新潮嘉園小區,市、區兩(liang) 級水務局會(hui) 同市自來水集團、街道、社區、物業(ye) 等多家單位反複商討,廣泛征集居民意見,確定施工方案。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1099個(ge) 小區(單位)的自備井置換工程,145萬(wan) 餘(yu) 人因此用上市政自來水。

  “十四五”末

  中心城區具備條件的全部置換

  隨著自備井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市水務部門同步加強對供水管線的更新改造,安裝智能遠傳(chuan) 水表,讓居民的用水體(ti) 驗“層層升級”。“到‘十四五’末,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具備條件的自備井供水小區(單位)將全部進行置換。”周政表示,“十四五”期間,市水務部門將因地製宜、分類施策持續推進自備井置換工作。對暫不具備置換條件的小區(單位),也將進一步強化對自建供水設施的監督檢查,尤其加強水源防護、消毒設施運行以及水質檢測等管理,確保市民用水安全。

  目前,市水務部門正加快編製《北京市供水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未來將全麵提升供水管理服務水平,讓更多市民喝上安全、優(you) 質的放心水。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