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新冠進入低水平流行 家庭如何正確備退燒藥

發布時間:2023-02-23 09:13: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22日消息 (記者 雷妍)當前,新冠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小,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已大幅下降,但仍有感染者存在。專(zhuan) 家表示,新冠並沒有完全消失,隻是進入低水平流行階段。應對新冠病毒感染常態化,用藥“囤”不可取,“備”有必要。但是,需要常備哪些對症藥品?備上幾天的量是必要的?解放軍(jun) 總醫院主任藥師孫豔給出指導。

  孫豔介紹,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如僅(jin) 有輕微咳嗽、低燒、咽痛或肌肉酸痛等症狀,一般無需特殊治療,約7天可以自行痊愈,沒必要大量地、非理性地搶購藥品——藥品都有有效期,部分品種也有儲(chu) 存條件要求,所以不提倡囤藥,否則會(hui) 因失效而造成浪費。但是,常備一些對症藥品是必要的,備上幾天的量就可以。

  針對奧密克戎感染大多采用對症治療,即藥物發揮的作用主要是緩解症狀。所以備藥的重點是對症備藥、少量備藥。對於(yu) 居家用藥的選用,孫豔給出了如下提示。

  幾種情況下,別急著使用退熱藥

  發熱是機體(ti) 對致病因子的一種防禦反應,是人體(ti) 在調動自身免疫係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症狀。孫豔提示,一般腋下溫度不超過38.5℃的患者,如果精神狀態好,學習(xi) 、工作、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可密切觀察,暫不使用退熱藥。

  腋下溫度超過38.5℃的患者,推薦使用退熱藥,主要為(wei) 了避免發熱給患者帶來的不適或發生高熱驚厥。如果患者有高熱驚厥病史,38℃以上即推薦使用退熱藥。

  兩(liang) 類退熱藥更適合家庭備藥

  孫豔介紹,常見退熱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尼美舒利、阿司匹林等。相對應的劑型包括片劑、膠囊、緩釋片、緩釋膠囊、栓劑、口服溶液、口服混懸液等。緩釋劑型較普通的片劑、膠囊作用更持久。栓劑尤其適用於(yu) 無法口服給藥的患者。口服溶液、口服混懸液等液體(ti) 製劑更適用於(yu) 兒(er) 童。

  從(cong) 藥物作用特點和可獲得性來看,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更適合作為(wei) 家庭備藥。

  對乙酰氨基酚:普通劑型12歲以上及成人每次用量0.5g,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一次,24小時總用量不得超過2g。緩釋劑型請嚴(yan) 格按照說明書(shu) 用藥。

  布洛芬:普通劑型12歲以上及成人每次用量0.2g,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一次,24小時不得超過4次。緩釋劑型請嚴(yan) 格按照說明書(shu) 用藥。

  另外,市麵上很多複方製劑,比如白加黑,白片和黑片均含有0.325g對乙酰氨基酚;酚咖片,每片含有0.5g對乙酰氨基酚,這些複方製劑同樣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切記不要再聯合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使用退熱藥有“底線”

  孫豔強調,不建議同時使用兩(liang) 種或兩(liang) 種以上退熱藥。若持續發熱,可間隔4-6小時重複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醫師囑托“必要時服用”,也要間隔6小時一次用藥,每次不能超量使用。布洛芬退熱效果較對乙酰氨基酚稍強一些,故當對乙酰氨基酚無法退熱時可嚐試更換布洛芬。

  服用複方抗感冒藥應謹慎,警惕重複用藥風險。請一定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shu) ,明確其中的藥物成分,複方製劑中含有的退熱藥成分,應計算其用法用量,不要超過每日總頻次或總劑量,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有出血性疾病或正在使用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同時服用退熱藥需警惕出血風險。布洛芬可能會(hui) 升高地高辛、甲氨蝶呤、口服降糖藥的血藥濃度,合用時應謹慎,可谘詢專(zhuan) 業(ye) 醫師或藥師。布洛芬可能會(hui) 減低降壓藥的效果,同用時應注意監測血壓。特殊人群如兒(er) 童、孕婦、肝腎功能異常患者、消化道潰瘍患者等使用退熱藥物,應谘詢醫生、藥師後用藥。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