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項汙染防治舉措今年實施
2日,《北京市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023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正式發布,明確了2023年北京市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要目標,提出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水、土壤、生態保護五部分行動共百餘(yu) 項具體(ti) 措施。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今年,本市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全市及各區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累計下降12%左右。
創建綠色智能供熱體(ti) 係
《行動計劃》明確了今年北京市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要目標:碳排放強度達到國家要求,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製;全力鞏固空氣質量改善成效;水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土壤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力爭(zheng) 穩中向好;並同步分解了各區年度指標重點任務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全市及各區碳排放強度要持續下降,較2020年累計下降12%左右。今年6月底前,完成科技支撐、建築、交通、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等本市碳達峰碳中和“1+N”係列政策文件的印發,明確重點領域減碳目標任務。
今年,本市萬(wan) 元GDP能耗力爭(zheng) 持續下降,嚴(yan) 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天然氣消費規模控製在195億(yi) 立方米左右。同時,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持續提升,2023年達到13%左右。
《行動計劃》提出,本市將創建綠色智能供熱體(ti) 係,全麵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布式供熱,禁止新建和擴建燃氣獨立供暖係統,全市單位建築麵積供熱能耗下降3%。推進既有燃氣供熱係統“零碳”改造示範,完成3000萬(wan) 平方米既有建築智能化供熱改造。
開展“一微克”行動區級示範
今年,本市將全力鞏固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完成國家下達的空氣質量目標要求。本市將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控製,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同時,實施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專(zhuan) 項行動,加強源頭替代、全流程管控、重點集群治理,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開展氮氧化物減排專(zhuan) 項行動,實施1.5萬(wan) 戶村莊煤改清潔能源工程,推進重型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綜合治理。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市將繼續推動機動車清潔化,到2023年底,新能源公交車比例達到68%;純電動或氫燃料電池的巡遊出租車、市內(nei) 旅遊客運班線車占比分別達到60%、23%。本市新增和更新的商超、快遞等輕型物流配送車輛為(wei) 純電動或氫燃料電池車的比例達到80%。
此外,本市今年將開展“一微克”行動區級示範。據了解,東(dong) 城區、西城區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區定位要求,組織街道強化精細化治理;在柴油車(機)電動化方麵率先示範,努力提高環衛、綠化、市政領域車輛和機械設備電動化率;開展居民餐飲油煙治理設施升級改造試點。
推進園林綠化“增綠提質”
今年,本市將係統提升水生態環境品質。保護水資源,密雲(yun) 水庫等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達標,實施新一輪密雲(yun) 水庫上遊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yang) 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協議,與(yu) 上遊地區共同保護好密雲(yun) 水庫。建設節水型社會(hui) ,全市萬(wan) 元GDP用水量比2022年下降1.5%左右。
在加強土壤環境治理能力建設方麵,本市將加強建設用地風險防控,強化土壤汙染工業(ye) 源頭防控,加強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優(you) 化建設用地風險防控製度。
《行動計劃》提出,全麵加強生態保護,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維護生態空間格局穩定性,深化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應用,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統籌推進實施生態保護修複,編製完成區級國土空間生態修複規劃,推進園林綠化“增綠提質”。
文/本報記者 王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