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澱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科普宣教活動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3月3日是聯合國第十個(ge)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為(wei) “野生動植物保護夥(huo) 伴關(guan) 係”。3月4日,北京市海澱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聯合中國林科院濕地所在中關(guan) 村森林公園舉(ju) 辦了“給城市動物安個(ge) 家”的生物多樣性科普宣教活動。
本活動由生物多樣性保護專(zhuan) 家向親(qin) 子家庭介紹了生物多樣性的定義(yi) 、意義(yi) 和保護方法,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等相關(guan) 知識。親(qin) 子家庭在專(zhuan) 家指導下實地參觀了園內(nei) 生物多樣性保育設施,了解每個(ge) 設施的原理和作用,比如人工鳥巢和昆蟲旅館等保育設施均使用無害的原木材料,根據目標鳥類和昆蟲習(xi) 性進行了定向設計,吸引動物留下來安家等。活動中,專(zhuan) 家還帶領孩子們(men) 一起認識公園常見的樹木,了解樹木的識別方法。
北京市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建設600處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中關(guan) 村森林公園就是海澱區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建設的首批試點單位之一。2022年海澱區園林綠化局依據海澱區生態文明建設需求、重點關(guan) 注典型區域、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ti) 係,共開展了6個(ge) 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示範點建設。為(wei) 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規範化建設,編製了《生態保育小區建設指南》、《北京市海澱區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
同時,組織開展了公眾(zhong) 監測培訓和科普宣教活動,宣傳(chuan) 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提升公眾(zhong) 的自然保護意識,提高公眾(zhong) 參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發揮生態、社會(hui) 功能和價(jia) 值,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