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看北京|北大學霸劇團演繹“九人宇宙”
開欄的話
北京是中國戲劇創作的重鎮,北京的民營劇團更是戲劇創作的生力軍(jun) 。這些沒有體(ti) 製編製、不靠政府撥款的劇團,憑借著對藝術的無盡熱愛與(yu) 執著追求,創作生產(chan) 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作品,走向全國大市場,走向國外藝術節,成為(wei) 大戲看北京的重要力量。這些劇團,幾乎都堅持了十年以上,都擁有屬於(yu) 自己的靈魂人物和藝術理念。從(cong) 本期開始,我們(men) 就為(wei) 大家講講這些有意思的“劇團故事”。
昨晚(19日),話劇九人民國知識分子係列的開山之作《四張機》以新卡司、新角色、新劇本、新舞台完成本輪北京站三天5場演出,再次在戲劇愛好者中掀起觀看熱潮。“理想中北大戲劇人的作品,就應如此風範。這才是真正的知識分子戲劇!”這是很多看過話劇九人演出的觀眾(zhong) 情不自禁的感歎。2023年,這個(ge) 由北大校友創建、擁有豐(feng) 富創造力與(yu) 高口碑的青年戲劇團隊,迎來了建團第12個(ge) 年頭。
十年之約
校園劇團成為(wei) 戲劇圈“黑馬”
作為(wei) 話劇九人的創立者以及一係列作品的編劇和導演,曾被稱為(wei) “燕園帶刀少女”的朱虹璿,是這個(ge) 團隊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
2012年,當時還是北大政治學碩士生的朱虹璿和一群愛好戲劇的北大校友一起將美國電影《十二怒漢》改編為(wei) 40分鍾的話劇《九人》,搬上了“北大劇星風采大賽”的舞台,一舉(ju) 榮獲最佳男主、單場演出冠軍(jun) 等獎項。2013年,這群即將畢業(ye) 的劇社朋友們(men) 在吃“散夥(huo) 飯”時,有人借著酒勁兒(er) 提議:“為(wei) 什麽(me) 不把《九人》演下去,再演十年?”於(yu) 是大家一時興(xing) 起,立下了“話劇九人,連演十年”的約定。
酒醒後,同學們(men) 畢業(ye) 的畢業(ye) ,出國的出國,但朱虹璿心裏一直記著“十年之約”。她利用工作之餘(yu) 邊學習(xi) 邊創作,和小夥(huo) 伴們(men) 拿出自己的工資收入來排戲,每年推出一部討論社會(hui) 議題的話劇。從(cong) 法律、醫患糾紛到女性權利,她筆下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對社會(hui) 熱切的關(guan) 注。
“桃李春風人有九,江湖夜雨十年燈。”十年中,有人來了,也有人走了,但朱虹璿的內(nei) 心始終燃燒著創作的火苗,一種使命和召喚像是無形的力量,推動著她前行。在她的帶領下,劇團有了相對穩定的核心演職人員班子,在演出專(zhuan) 業(ye) 度上也有了質的飛躍。就這樣,她和夥(huo) 伴們(men) 不僅(jin) 實現了當年的青春誓言,“話劇九人”這支非職業(ye) 校園劇團,也從(cong) 起初“無資金、無經驗、無單位”的“三無團隊”,成長為(wei) 戲劇圈獨樹一幟的“黑馬”,不僅(jin) 創作了多部叫好又叫座的原創話劇,還在全國各地都擁有了眾(zhong) 多的“九人粉”。
疫情三年
知識分子係列名聲大振
為(wei) 了讓劇團能夠有更專(zhuan) 業(ye) 的發展,2019年,朱虹璿辭去了知名公司的管理職位,成為(wei) 一名全職戲劇人。然而,就在她剛剛辭職後一個(ge) 月,全球暴發了嚴(yan) 重疫情,整個(ge) 演出行業(ye) 都遭受重創。
朱虹璿和話劇九人並沒有因此停步不前,在疫情三年中,劇團繼《四張機》之後,先後推出了《春逝》《雙枰記》《對稱性破缺》等一係列口碑佳作,讓民國知識分子係列形成的“九人宇宙”名聲大振,全國巡演票房處處火爆。話劇九人也成為(wei) 烏(wu) 鎮戲劇節每年都會(hui) 邀請的重要劇團。
在這些輝煌成績的背後,也有著無盡的艱辛。因為(wei) 種種不可抗力,演出常常被迫取消或改期。“2022年9月9日,《對稱性破缺》在上海首演的前一天,我們(men) 甚至還被封控在了劇場裏。那天正好是話劇九人第11周年生日,我們(men) 所有人在劇場裏打地鋪,看著天花板上一閃一閃的燈。”回憶起這些難忘的經曆,朱虹璿的笑容依然豁達:“每個(ge) 階段都有難題,但現在去回想經曆過的事,都不像當時覺得那麽(me) 難了。因為(wei) 我們(men) 在一起,結成一股力往前走,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也有更多的力量在遠遠近近的地方呼應我們(men) ,幫助我們(men) 去應對一個(ge) 又一個(ge) 難題。”
正是因為(wei) 這樣的人生態度,九人的作品總是帶給人們(men) 希望。《四張機》中的“西西弗斯永不投降”,《春逝》中的“我們(men) 的努力是能被看見的”,《雙枰記》中的“一息尚存,寸心不懈”,《對稱性破缺》中的“一棵樹最終成為(wei) 它要成為(wei) 的樣子,地上堆起如雪的刨花”……這些耐人尋味的台詞早已不僅(jin) 是台詞,更是生命的信念、靈魂的共振,獻給所有崎路上的同行者和探求生命意義(yi) 的追問者。
未來方向
堅持對社會(hui) 的觀察和思考
在話劇九人今年上半年的演出計劃中,不斷打磨完善的《四張機》《春逝》《雙枰機》《對稱性破缺》等作品,將在全國十來個(ge) 城市展開巡演,探索“一城多戲”的連演模式。同時,新戲《庭前》也正在排演當中,將於(yu) 金秋之際、話劇九人的生日月時迎來首演。這部以法庭和律師為(wei) 題材的原創作品,將是話劇九人民國知識分子係列五部曲的收官劇目。
接下來,話劇九人的創作方向是什麽(me) ?朱虹璿還沒有想好,但會(hui) 始終堅持對社會(hui) 真誠的觀察和思考,堅持原創劇目的創作和演繹。“我們(men) 會(hui) 努力實現三個(ge) 目標:關(guan) 於(yu) 作品,希望我們(men) 的話劇都保有持久的生命力,探索更多元的藝術形態,影響更多人;關(guan) 於(yu) 生態,希望能為(wei) 更多優(you) 秀的戲劇人創造一個(ge) 健康、高效、有使命感的從(cong) 業(ye) 環境;關(guan) 於(yu) 團隊,希望能結識和擁抱更多誌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往前走,不必孤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