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退役公交變身“菜場”,是風景也是人間煙火

發布時間:2023-04-07 08:44:00來源: 新京報

  “賣菜公交”開到家門口,給居民舉(ju) 手投足間的便利。

  “黃瓜一塊八,茄子一塊九,香蕉三塊九……”這兩(liang) 天在北京朝陽區和平裏北街柳芳公交場站外的一輛“公交車”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的關(guan) 注。雖說是公交但並不載客,而是在售賣新鮮的水果、蔬菜,由於(yu) 價(jia) 格親(qin) 民、位置便利,采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這是北京公交與(yu) 相關(guan) 企業(ye) 合作開發的“公交便民驛棧”,利用“退役”公交車改造而成。類似的公交便民服務驛棧,3年內(nei) 將建設至少300個(ge) ,覆蓋北京五環內(nei) 各個(ge) 城區,進一步方便市民的生活。可見,這個(ge) 眼下頗為(wei) 新奇的公交驛棧,今後有望成為(wei)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景觀。

  事實上,“退役”公交車若非經過這一番改造,大概率會(hui) 被報廢處理。如今,“退役”公交車變身賣菜車,成為(wei) 居民觸手可及的服務點,不僅(jin) 是低成本的資源再利用,也是另一種物盡其用。

  更關(guan) 鍵的是,這對周邊居民來說,是一種實實在在的便利。秉持“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為(wei) 原則,該項目初衷就是瞄準人們(men) 的痛點去的——周邊服務設施稀缺,那麽(me) 一個(ge) “賣菜公交”就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賣菜公交就“停”在公交場站附近,方便人們(men) “下了車直接買(mai) 菜回家”。如此一來,人們(men) 不必再特地去菜市場、超市,順路就能解決(jue) 生活所需。此舉(ju) 無疑為(wei) 人們(men) 增添了舉(ju) 手投足間的便利,這些驛棧受到歡迎也是意料之中。

  或許有人認為(wei) ,在網購已經十分發達的年代,實體(ti) 設施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但如果具體(ti) 到新鮮的蔬菜水果,情況顯然要複雜些。

  相比於(yu) 標準統一的工業(ye) 品,對蔬菜水果的質地品相的考察,仍主要依賴消費者“親(qin) 眼看”,這也是至今實體(ti) 蔬菜水果店仍有相當市場乃至必要性的原因之一。尤其對於(yu) 中老年消費者來說,家門口的實體(ti) 蔬果店鋪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公交便民驛棧瞄準了這個(ge) 細分市場,是個(ge) 相對明智的選擇。在蔬菜水果的選擇上,人們(men) 傳(chuan) 統的消費習(xi) 慣有很強的韌性。而選對賽道,對公益性的便民服務也非常重要,若喪(sang) 失市場競爭(zheng) 力,便民服務就容易流於(yu) 賠本賺吆喝的形象工程,難以長期持續。

  目前看,公交便民驛棧有著相當的優(you) 勢。比如相比於(yu) 傳(chuan) 統的店鋪,驛棧的租金壓力較小,這會(hui) 直接體(ti) 現在商品的價(jia) 格裏。而且,服務時間也並不“缺斤短兩(liang) ”——從(cong) 早7點到晚10點,基本照顧到了“早出晚歸”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服務點還可以起到帶動就業(ye) 的效果。據介紹,驛棧將引入智慧物流、大數據和新零售推動社區便民服務業(ye) 轉型升級,通過產(chan) 業(ye) 鏈帶動將新增3000個(ge) 生活性服務業(ye) 就業(ye) 崗位。可見,一個(ge) 小小的驛棧,也能凝聚相當的技術含量,發揮可觀的撬動作用。

  當然,公交便民驛棧也會(hui) 麵臨(lin) 一些挑戰。今天的消費者,對產(chan) 品種類、質量都有著更高的追求,而便民服務能否跟上人們(men) 的需求變化、提供具有市場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就尤為(wei) 重要。

  同時作為(wei) 一項公益性的便民服務,也要在衛生、環境等方麵做出表率,包括避免占道影響通行等,這些細節相信也會(hui) 受到周邊居民的特別關(guan) 注。因此,便民服務既要便民,也要把擾民的可能降到最低。

  其實,人們(men) 在生活中多少都有一些痛點難點,關(guan) 鍵是如何發現這些地方,進而盤活資源、創新服務,去填補“最後一公裏”的短板,織密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在這方麵,公交便民驛棧是一個(ge) 啟示,也期待有更多後來者居上,不斷為(wei) 居民生活增添便利。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