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中小學流行課後“走出去”

發布時間:2023-04-11 08:49:00來源: 北京日報

  設計電腦編程操控無人機,專(zhuan) 業(ye) 舞台上排練傳(chuan) 統民樂(le) ……最近,北京實驗學校(海澱)小學部將課後三點半課堂“搬”進海澱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實現校內(nei) 校外多元課程資源共享。“走出去”的課後服務,也正在成為(wei) 本市中小學的新常態。

  16時許,海澱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劇場裏,10餘(yu) 名學生圍坐在長桌前,每人麵對一台筆記本電腦,跟著老師有模有樣地敲著鍵盤,操作軟件編寫(xie) 程序。空地上,一排無人機靜待起飛。1個(ge) 多小時的課程裏,經過反複嚐試,一架架小飛機相繼騰空,按照學生們(men) 設計的程序隨著音樂(le) 起舞。“這是學校與(yu) 活動中心合作開展的科藝智創無人機社團。”北實小學部科學教師孫承林介紹,無人機社團由活動中心提供場地、籌備上課器材,學校提供優(you) 質師資,和中心的老師共同研發課程。

  依托活動中心的專(zhuan) 業(ye) 教室和輔導員團隊,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北實小學部與(yu) 該中心合作開展了民樂(le) 、科技、美術、合唱4個(ge) 社團和吉他興(xing) 趣選修活動,並邀請中心專(zhuan) 業(ye) 教師授課。北實小學部德育副校長單春蘭(lan) 說,學校和活動中心是鄰居,目前雙方合作的課後服務項目覆蓋一至六年級近200名學生,“好的條件提升了課後服務的品質,學生參與(yu) 度更高了,也獲得了家長們(men) 的好評。”

  這種合作,是本市中小學借助優(you) 質校外教育資源的一個(ge) 縮影。西城區整合區屬12家少年宮、科技館等校外教育資源為(wei) 區域學校提供課後服務課程菜單,可“點單”到校,也能就近參加。朝陽區引入區內(nei) 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教輔中心資源,開展科普、藝術、體(ti) 育等綜合素質拓展活動。還有一些中小學挖掘社會(hui) 資源,利用博物館、科技館、勞動基地等開展課後服務,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豐(feng) 富課後生活。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