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強化“二次揚塵”管控
4月17日,北京市舉(ju) 行揚塵汙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揚塵是北京市大氣汙染主要來源之一。為(wei) 了推動空氣質量改善,北京市聚焦重點難點,通過“組合拳”管控揚塵,強化施工、道路、裸地“三塵共治”。2022年,全市降塵量為(wei) 3.6噸/平方公裏·月,同比下降12.2%。
今年以來,北京市受外來沙塵天氣影響,已經發生了4次較強沙塵天氣過程。外來沙塵沉降後,還會(hui) 反複起塵,產(chan) 生“二次揚塵”汙染。記者獲悉,今年,北京將強化“二次揚塵”管控。
關(guan) 注1
今年以來北京已發生4次較強沙塵天氣過程
揚塵是北京市大氣汙染主要來源之一,記者注意到,根據2021年北京發布的第三輪細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北京市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其中揚塵源達到11%。
揚塵問題具有點多、麵廣、易反複、難管理等特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介紹,目前進入春季,沙塵天氣多發,今年以來北京市受外來沙塵天氣影響,已經發生了4次較強沙塵天氣過程,其間還多次受外來浮塵等影響。外來沙塵沉降後,還會(hui) 反複起塵,產(chan) 生“二次揚塵”汙染。同時,建築工地、道路施工等陸續大規模開工,渣土車遺撒、道路揚塵、建築垃圾露天堆放、土方堆料未苫蓋等揚塵問題易發多發,揚塵管控形勢嚴(yan) 峻。
記者從(cong)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獲悉,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堅持科學精準、問題導向,抓好揚塵管控,盡最大努力遏製揚塵突出問題。
北京市在年初印發了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2023年行動計劃,其中明確了揚塵管控工作目標、具體(ti) 措施和各區各部門職責任務,重點抓好推廣應用先進防塵抑塵措施、完善視頻監管平台使用、強化工地(場站)出口揚塵管控、加大揚塵違法行為(wei) 查處力度、加強道路清掃保潔、減少裸地揚塵等措施落實,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關(guan) 注2
對粗顆粒物濃度排名靠後街鄉(xiang) 開展專(zhuan) 項執法
北京強化科技監管,用大數據手段為(wei) 精準監管插上了科技翅膀。揚塵視頻AI識別、衛星裸地遙感等科技手段在揚塵監管中大顯身手,衛星天上拍、走航地上巡、AI精準識別,科技助力監管,進一步推進了“線索評估分析-精準溯源-督促問題整改”閉環管理。
北京定期公布粗顆粒物(TSP)濃度和道路塵負荷監測情況,通過排名有效傳(chuan) 導壓力,促進落後的街道(鄉(xiang) 鎮)提升精細化管控水平。其中,石景山區魯穀街道、通州區永順鎮、豐(feng) 台區大紅門街道等,通過強化屬地管理,使得粗顆粒物(TSP)濃度排名退出後30;通州區文景街道、房山區星城街道、昌平區崔村鎮、朝陽區金盞鄉(xiang) 、大興(xing) 區采育鎮道路塵負荷有所改善。
今年,針對施工工地、混凝土攪拌站、建築垃圾消納場出入口等揚塵管控不到位問題,北京將開展專(zhuan) 項整治,並對問題突出的施工集團進行約談、通報。針對粗顆粒物(TSP)濃度排名靠後、施工揚塵管控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突出的街道(鄉(xiang) 鎮),組織開展專(zhuan) 項執法。
針對渣土車帶泥上路、道路遺撒等問題,組織開展渣土車、建築垃圾聯合執法。同時,強化揚塵協調、調度、報告、通報等工作機製,持續通報道路塵負荷連續排名靠後、工地(場站)揚塵突出等問題,督促及時整改;成立聯合督導組,對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掛賬督辦、一盯到底。
關(guan) 注3
沙塵天氣結束後將提升背街小巷保潔作業(ye)
沙塵過境後,浮塵會(hui) 逐步沉降至地麵等,一旦受大風、車輛及行人等擾動,塵土將再次懸浮到空氣中,產(chan) 生“二次揚塵”汙染。
在強化“二次揚塵”管控方麵,按照《北京市沙塵暴天氣應急預案》要求,沙塵天氣結束後,城市管理部門將做好城市道路清掃保潔工作,提升背街小巷保潔作業(ye) ,在最短時間內(nei) 、最大程度減少沙塵過境沉降後積累所帶來的持續影響。
北京市在加強監管執法的同時,對揚塵違法違規問題、典型案例進行曝光,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形成有力震懾。同時,也請公眾(zhong) 監督,如果發現“施工單位未設置硬質圍擋、渣土運輸未密閉或遺撒、施工現場出口未設置衝(chong) 洗車輛設施、施工車輛未經除泥衝(chong) 洗駛出工地、施工現場道路及進出口周邊一百米以內(nei) 的道路有泥土和建築垃圾、道路挖掘施工完成後未及時修複路麵”等揚塵違法行為(wei) ,可以撥打12345熱線舉(ju) 報,助力推動各類揚塵問題發現和解決(jue) 。
當前正值經濟社會(hui) 快速複蘇階段,各個(ge) 項目、各類工程都在快速建設之中,管控好揚塵,可以推動渣土運輸、機械施工、渣土消納等上下遊環節同步提升,從(cong) 而實現全鏈條有效管理。
2022年北京市治理揚塵“成績單”
2.61萬(wan) 件
市、區、街道(鄉(xiang) 鎮)三級聯動,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組織多輪次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強化源頭執法、聯合執法、非現場執法,嚴(yan) 查工地揚塵汙染、建築垃圾違規處置、渣土運輸車輛違規運輸等違法行為(wei) ,2022年共查處揚塵類大氣違法行為(wei) 2.61萬(wan) 件,罰款近1.14億(yi) 元。
121個(ge)
借助科技手段,發揮全市統一的揚塵視頻監控平台可視化、智能化監管作用,規模以上工程100%安裝視頻監控並納入平台,加強視頻巡查監管。2022年,共非現場巡查13萬(wan) 餘(yu) 項次,日均巡查350多項次,督促整改3700餘(yu) 項次,通報揚塵違法違規項目121個(ge) 。
2412條
對全市1.8萬(wan) 條城市道路實行分級管理,“衝(chong) 掃洗收”新工藝作業(ye) 率提升至95%;有2412條背街小巷實現了100%機械化作業(ye) 。每月對全市平原地區1900餘(yu) 條道路、550多個(ge) 工地(場站)出口兩(liang) 側(ce) 100米範圍進行道路塵負荷監測,督促行業(ye) 管理部門和屬地加強揚塵治理和清掃保潔,切斷施工揚塵向道路揚塵轉移,減少路麵積塵。
10800個(ge)
北京市按照“宜林則林、宜綠則綠、宜覆則覆”原則,對不同類型裸地采取針對性治理措施。2022年,從(cong) 苫蓋進化到植被覆蓋,一共有4685個(ge) 地塊7617公頃實現揭網見綠,換算下來,大約有10800個(ge) 足球場大小的地塊脫掉綠網、披上植被。此外,創新采用栽植宿根花卉、播種地被植物、培養(yang) 原生地被等生態方式治理裸地;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種植冬小麥等固土防塵。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