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色旅遊升溫 5萬餘名觀眾重走“趕考路”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dong) 率領中共中央機關(guan) 和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部從(cong) 西柏坡抵達北平,正是在清華園車站下火車,這裏也成為(wei) 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第一站。”5月3日上午,清華園車站舊址裏,觀眾(zhong) 們(men) 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重溫“趕考”初心。
一座火車站,串聯頤和園益壽堂、香山革命紀念地等紅色舊址。“五一”假期,共有5萬(wan) 餘(yu) 名觀眾(zhong) 踏上這條“進京趕考之路(北京段)”,沿途參觀瞻仰,汲取前行力量。
麵向個(ge) 人觀眾(zhong) 開放以來,清華園車站舊址每日120個(ge) 預約名額幾乎天天約滿。“展覽帶我們(men) 走進了那段崢嶸歲月。”展廳裏,65歲的觀眾(zhong) 付先生細細品讀每一件展品,他說,“從(cong) 這裏出發,我還要到頤和園益壽堂看看新展,‘趕考之路’從(cong) 未停止。”
遊人如織的頤和園裏,益壽堂人氣很旺,“五一”假期累計接待觀眾(zhong) 3400人次。正在這裏展出的“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zhuan) 題展覽”,向觀眾(zhong) 講述著頤和園作為(wei) 中共中央進京“趕考”重要落腳點的光輝曆史。
“從(cong) 來不知道頤和園還有這樣一段紅色曆史。”吳懷宇來自遼寧沈陽,一進頤和園,他就帶著上五年級的兒(er) 子按照導覽地圖來到了益壽堂。“平時我們(men) 就很注重帶孩子看紅色展覽,孩子對曆史很感興(xing) 趣。”在“古園新生”展廳《北平軍(jun) 事管製委員會(hui) 頤和園工作點位圖》前,吳懷宇和兒(er) 子一起閱讀展板,對照著不斷閃爍的重要時間節點,在導覽圖上標注點位位置,他說,“在頤和園用實景對照曆史圖片,還能帶孩子實地參觀,對我們(men) 來說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yi) 教育。”
從(cong) 頤和園出發,一路向西來到香山腳下。
香山革命紀念館裏,《為(wei) 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展覽上,領導人進京“趕考”乘坐的同款吉普車、渡江戰役中解放軍(jun) 使用的木船、開國大典時懸掛的大紅燈籠……800張圖片、1200多件文物,娓娓講述著以毛澤東(dong) 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香山停駐期間為(wei) 新中國誕生奮鬥的光輝曆史。觀眾(zhong) 們(men) 跟著講解員參觀,拍照留念。
“五一”假期,位於(yu) 香山公園的中共中央香山駐地舊址累計接待觀眾(zhong) 4.7萬(wan) 餘(yu) 人次。遊人漫步雙清別墅、來青軒等8處革命舊址,感悟初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