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對話“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黃綿鬆:探索環保行業數字化轉型

發布時間:2023-05-05 08:59:00來源: 新京報

  第三十五屆“北京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公布,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環保事業(ye) 部負責人黃綿鬆獲此殊榮。他結合大數據、雲(yun) 計算、數字孿生等技術,探索環保行業(ye) 的數字化轉型,助力綠色成為(wei) 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亮麗(li) 底色。他和團隊開發建設的WEAM生態智慧運營平台,服務20多個(ge) 海綿城市試點和全國黑臭水體(ti) 治理示範城市項目的運營管理。

  順義(yi) 農(nong) 村汙水處理用上生態智慧運營平台

  新京報:你畢業(ye) 於(yu)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係,是何時加入環保行業(ye) 的?麵臨(lin) 哪些挑戰?

  黃綿鬆: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水體(ti) 黑臭及內(nei) 澇問題日益顯現,解決(jue) 水環境汙染、水資源短缺、水生態破壞及水安全風險等問題迫在眉睫。2016年,我加入首創環保集團,並投身於(yu) 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ti) 治理和農(nong) 村汙水治理等項目一線。

  從(cong) 學校到企業(ye) 之後,我從(cong) 事的領域可參考經驗比較少,所以等於(yu) 一直在做探索和創新型的工作。我原來學的是水利水電工程,現在我的工作涉及的專(zhuan) 業(ye) 包括水利、市政、環保、園林等,整個(ge) 工作的過程也是不斷學習(xi) 、擴充自己的過程。特別是現在做智慧化之後,要兼具技術人員和IT人員的思維。

  新京報:目前水環境治理麵臨(lin) 的哪些問題可以通過數字賦能解決(jue) ?

  黃綿鬆:近些年,大家感覺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背後,國家部委、各個(ge) 地方和生態環保企業(ye) 做了大量工作。當前的水環境治理和修複也有了新的特點。

  過去建一個(ge) 汙水處理廠,由於(yu) 是在封閉區域內(nei) 作業(ye) ,管理起來也比較容易。現在水環境治理和修複的難點在於(yu) 空間範圍廣,它是在整個(ge) 流域、區域甚至是城市範圍內(nei) 進行的治理,沒有邊界和圍牆。

  目前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資產(chan) 數量比較龐大,以往一個(ge) 廠子的資產(chan) 大概是幾億(yi) 元的規模,如今動輒幾十億(yi) 元。同時,資產(chan) 的類型相對比較複雜,最末端的還是傳(chuan) 統的汙水處理廠,前端則有排水管網、泵站、調蓄池、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等,還包括自然的河道、濕地,以及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植草溝、生物滯留設施、下沉式綠地等。此外,這些資產(chan) 之間的相互關(guan) 聯性比較強。區別於(yu) 以前通過進水、出水指標評判處理能力,如今要對整個(ge) 大的水環境係統做綜合的績效產(chan) 出分析,看水環境的改善程度、水體(ti) 的水質優(you) 化程度等。

  基於(yu) 這些特點,傳(chuan) 統的手段無法便捷管理資產(chan) 設施,所以要用數字賦能新環保。

  新京報:針對你剛才提到的水環境項目底數不清、運營模式粗放等問題,你帶領團隊開展了哪些工作?有何成效?

  

  黃綿鬆:經過500多個(ge) 日夜的調研、分析和研究,我們(men) 創建了水環境資產(chan) 管理技術體(ti) 係,構建了“資產(chan) 評估-分級維護-智慧管理”的全過程運營管理技術標準,為(wei) 統一水務環保大市場奠定了基礎。

  我和團隊開發建設了WEAM生態智慧運營平台,服務20多個(ge) 海綿城市試點(北京、福州等)和全國黑臭水體(ti) 治理示範城市(淮安、內(nei) 江等)項目的運營管理。我們(men) 通過數字化手段管理水環境項目,這些項目資產(chan) 規模近500億(yi) 元,提高了資產(chan) 數字化管理效率3-10倍,同時建成了包含100餘(yu) 萬(wan) 項資產(chan) 、500餘(yu) 萬(wan) 條資產(chan) 數據的全域尺度下的水環境資產(chan) 數據庫,綜合節省運營維護成本10%-15%,推動了環保行業(ye) 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新京報:目前這個(ge) 平台在北京有哪些應用?

  

  黃綿鬆:針對順義(yi) 農(nong) 村汙水治理的需求,我們(men) 對其汙水治理場站進行數字化改造,按其重要性進行分類分級,匹配運維管控人員和資源。

  農(nong) 村汙水處理場站分布在不同的區域,有的旁邊是水源,有的是農(nong) 田,所以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樣。我們(men) 對現狀進行摸排,識別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再對場站資產(chan) 狀態進行診斷和評級,從(cong) 而進行風險預警、管控機製和分類運維建設。近期我們(men) 也在配合北京排水管理事務中心,將這些成果應用在全北京各區農(nong) 村汙水處理設施的運維和監管中。

  新京報:你是通州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的指導專(zhuan) 家,為(wei) 此開展了哪些工作?

  

  黃綿鬆:海綿城市、農(nong) 村汙水等要解決(jue) 的問題,其實都是城市水係統的一些問題,在雨天容易發生,比如雨水帶著汙水衝(chong) 向河道,造成汙染。一下雨,大家在家裏不出門,但我們(men) 是“逆行者”,要頂著雨到各個(ge) 地方踩點兒(er) ,看哪個(ge) 管口會(hui) 冒水,哪些地方會(hui) 出現積水內(nei) 澇。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環保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的意義(yi) ?

  黃綿鬆:環保是一個(ge) 係統工程,依據過往經驗不是最經濟、高效的方式。我們(men) 現在不僅(jin) 是追求效果,還要減汙、降碳、擴綠、增長,因此更加集約化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比如我們(men) 有了內(nei) 澇模型、調度模型等的支持,我們(men) 就根據預報的降雨強度,預測在地麵會(hui) 形成什麽(me) 樣的徑流等,從(cong) 而預測積水點,通過數據進行決(jue) 策。

  數字化的工具、標準化的流程能夠推動環保行業(ye) 的發展,帶來新的變革。

  建言資政,發出生態環境領域青年委員聲音

  新京報:你是北京市政協和全國政協環境資源界界別的委員,如何發出生態環境領域青年的聲音?

  黃綿鬆:作為(wei) 全國政協首屆環境資源界別最年輕的“80後”委員,我希望在全國政協的舞台上積極履職,也希望號召更多年輕人加入到生態環保事業(ye) 中來。今年我提交了有關(guan)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改善、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的高質量提案。

  我建議提升運營智慧化水平,實現農(nong) 村生活汙水垃圾長效治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GIS等信息技術,結合集中式汙水治理設施管理機製體(ti) 製和運維標準要求,建設農(nong) 村汙水智慧運營平台,全過程監控設施處理水質水量情況;研發大數據平台,匯聚設施資產(chan) 、運行維護、實時監測等各類業(ye) 務數據。

  目前,我國推進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還存在一些亟須解決(jue) 的問題:以區域開展的探索多,以流域尺度開展的探索少;省域範圍內(nei) 探索實踐多,跨省域探索實踐較少;政府主導的探索實踐多,市場化參與(yu) 的探索實踐少。為(wei) 此我還建議,以流域為(wei) 試點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摸清流域生態產(chan) 品是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的重要前提,建議流域沿線在大力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基礎上,製定流域生態產(chan) 品頂層規劃,開展信息普查,形成生態產(chan) 品目錄清單。

  新京報:此次獲得“北京青年五四獎章”,你有何感想?

  黃綿鬆:我希望繼續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的態度,堅定“科技報國”信念,為(wei) 成為(wei) 生態環保領域的“青年領軍(jun) 者”,為(wei) 加速建設美麗(li) 中國作出自己的新貢獻。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