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養老,僅靠政府購買服務夠嗎?
沈陽試點政府購買(mai) 居家養(yang) 老服務,深受歡迎的同時麵臨(lin) 力量不足等問題
居家養(yang) 老,僅(jin) 靠政府購買(mai) 服務夠嗎?
目前,我國大部分老年人選擇居家養(yang) 老。如何更好地滿足他們(men) 居家養(yang) 老需求,成了當下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沈陽在社區試點政府購買(mai) 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並依托社區養(yang) 老服務站,提供養(yang) 老和助醫服務。不過,養(yang) 老保障僅(jin) 靠政府力量遠遠不夠,還需要社會(hui) 和個(ge) 人共同努力。
家住遼寧省沈陽市大東(dong) 區津橋街道河畔社區的孟桂珍、洪長安老兩(liang) 口已年過九旬,兒(er) 女也到了古稀之年,洗澡是老兩(liang) 口平時麵臨(lin) 的最大難題。“得益於(yu) 高齡老年人可享受政府購買(mai) 居家養(yang) 老上門服務政策,孟阿姨老兩(liang) 口每月可以預約專(zhuan) 業(ye) 機構上門助浴6小時。”河畔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王麗(li) 娟說。
這是沈陽老年人居家享受上門養(yang) 老服務的一個(ge) 縮影。民政部相關(guan)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yi) 人。第四次中國城鄉(xiang) 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4000萬(wan) 人。麵對越來越多諸如助浴、助餐、助醫、助潔、助行等居家養(yang) 老需求,如何提供上門服務,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成了當下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老年人有需求,社區有服務
“我們(men) 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一個(ge) 深度老齡化社區。為(wei) 了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社區不斷創新探索服務方式。”王麗(li) 娟說,河畔社區是第一批政府購買(mai) 養(yang) 老服務試點的社區之一。
2020年9月,沈陽選定100個(ge) 社區開展政府購買(mai) 居家養(yang) 老服務試點,為(wei) 城鄉(xiang) 低保、低收入等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提供30~45小時的免費居家養(yang) 老服務,為(wei) 80歲及以上等老年群體(ti) ,每人每月提供3小時免費居家養(yang) 老服務。3年來,已經擴展到500個(ge) 社區。
前不久,記者在沈陽市沈北新區道義(yi) 街道匯置尚郡小區初心坊惠鄰大食堂看到,持有便民服務卡的老年人有序排隊選餐。“幹淨衛生,經濟實惠,兩(liang) 葷兩(liang) 素才十幾元。”沈北新區道義(yi) 街道匯置尚郡小區“點長”陳晶晶告訴記者,為(wei) 了方便行動不便的群體(ti) 就餐,餐廳還對60歲以上老年人和特殊群體(ti) 免費上門送餐。
同時,沈陽市依托279家區域性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和955個(ge) 社區養(yang) 老服務站,為(wei) 老年人提供理發、助浴、製作老年餐、室內(nei) 清潔、起居照料等5個(ge) 基本養(yang) 老服務項目,以及人工肛門便袋護理、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導尿管護理、鼻胃管護理、PICC護理、壓瘡護理、上門慢病管理套餐等7個(ge) 助醫服務項目。
據沈陽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沈陽政府購買(mai) 居家養(yang) 老服務社區覆蓋率達17.3%,這項普惠服務主要服務城鄉(xiang)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部分失能老年人等群體(ti) ,提供基本的養(yang) 老需求保障。
“免費行,掏錢難”
不過,麵對全市60歲以上戶籍人口210.8萬(wan) 人的養(yang) 老需求,上門服務行業(ye) 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李文娟在養(yang) 老行業(ye) 創業(ye) 8年,目前在沈陽市經營一家民營養(yang) 老院,去年起為(wei) 周邊社區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提到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人們(men) 固有印象就是養(yang) 老院。實際上,現在上門服務非常流行,在家裏享受養(yang) 老服務,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和子女的認可和歡迎。”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普惠型養(yang) 老服務,支持家庭承擔養(yang) 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記者了解到,目前,居家養(yang) 老普遍的情形是:老兩(liang) 口互相照料;一方失能失智,子女請保姆,另一方在旁監護、監督;兩(liang) 位老年人失能失智,居家請保姆照料。在老齡化不斷加深的當下,僅(jin) 靠政府力量遠遠不夠,還需要社會(hui) 和個(ge) 人共同努力。
“免費行,掏錢難。”為(wei) 了打通渠道,李文娟帶著養(yang) 老院的工作人員到社區提供剪指甲、剪頭發、按摩、健康食譜等免費服務。“一提到可以享受收費項目時,老年人常常回絕。”
李文娟介紹,政府購買(mai) 服務提供的項目不可能包含所有,大部分老年人消費相對保守,願意為(wei) 子孫消費,卻不願意為(wei) 自己消費,不願掏錢享受高品質服務。“比如助浴服務,常規應該是一周一次,可很多老年人冬天出汗少能忍則忍,有的半失能老年人兩(liang) 三個(ge) 月才肯洗一次,夏天實在受不了,會(hui) 在過生日或子女看望等日子洗。”
目前,李文娟針對半失能老年人推出了5000元上門“特惠包”,每天上門一次,每次服務1.5小時,月總時長45小時,服務費約每小時110元,“僅(jin) 賣出去3個(ge) ”。
“一旦上門養(yang) 老服務消費不足,行業(ye) 就留不住專(zhuan) 業(ye) 人才。”李文娟介紹,養(yang) 老護理員的月薪從(cong) 3000元至5000元不等。由於(yu) 勞動強度大、社會(hui) 認同低、工資待遇差,大部分從(cong) 業(ye) 人員是來自農(nong) 村或城郊的中老年女性。有專(zhuan) 業(ye) 背景的年輕人不願意從(cong) 事這個(ge) 行業(ye) ,護理人員流失嚴(yan) 重、長期短缺,直接導致服務品質下降。
做好最低保障,提供品質服務
王麗(li) 娟介紹,河畔社區不僅(jin) 是沈陽第一批政府購買(mai) 養(yang) 老服務試點的社區,也是全市首批完成家庭養(yang) 老床位建設的試點單位之一。去年年初,王榮星的家裏進行了適老化改造。“有關(guan) 部門根據我們(men) 的需求幫我們(men) 安裝了扶手等設備,床位旁還設置了應急呼叫係統,危急時刻按下紅色按鈕,社區和醫療部門能第一時間接收到求助信號。”
沈陽推動專(zhuan) 業(ye) 服務向社區和家庭聚集,打造集適老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居家上門服務於(yu) 一體(ti) 的“三入戶”服務模式。目前,已完成4500名老年人的申報、能力評估和服務商招選工作。同時,在老年人家庭推廣可穿戴智能設備、紅外線健康監測、應急呼叫等高頻次使用設備和服務事項,打造安全、便捷、舒適的居家環境。
今年,沈陽將提供“量身定製”式上門服務,構建居家養(yang) 老新場景。開展政府購買(mai) “點單式”居家養(yang) 老服務,向高齡、失能等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每月3至45小時不等的免費服務,滿足老年人助餐、助浴等基本服務需求。同時,定期對空巢、失能等老年群體(ti) 實施分層分類探訪。
遼寧省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學研究所所長王磊表示,政府在做好老年人最低養(yang) 老保障的同時,還應支持發展上門養(yang) 老服務的護理型養(yang) 老機構,支持專(zhuan) 業(ye) 護理人員獲得合理的勞動報酬,政府的公共投入也應當向他們(men) 傾(qing) 斜。他建議,將為(wei) 老服務人員納入緊缺急需人才目錄,對這部分群體(ti) 在購房、就醫、子女就學等方麵給予政策傾(qing) 斜。同時,加強對養(yang) 老從(cong) 業(ye) 人員的職業(ye) 培訓,拓展職業(ye) 成長渠道,加強職業(ye) 尊榮感。(記者 劉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