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前5個月實質總薪資近7年來同期首度負增長
中新社台北7月10日電 台灣當局“主計總處”10日公布,台灣全體(ti) 受雇員工今年前5個(ge) 月實質總薪資近7年來同期首度出現負增長。
綜合中央社、《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台灣媒體(ti) 報道,今年前5個(ge) 月,剔除物價(jia) 因素後,台灣實質經常性薪資為(wei) 41532元(新台幣,下同),同比增長0.02%;實質總薪資為(wei) 58348元,同比減少0.81%,為(wei) 近7年來同期首度負增長。
為(wei) 何實質經常性薪資為(wei) 正增長、實質總薪資卻是負增長?“主計總處”有關(guan) 官員解釋,主因是出口衰退影響製造業(ye) 獎金發放。
該官員說明,今年以來,內(nei) 需服務業(ye) 複蘇,加之通脹放緩,實質經常性薪資得以轉為(wei) 正增長;但由於(yu) 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製造業(ye) 形勢較好,獎金發放墊高基期,因此今年前5個(ge) 月加計非經常性薪資(績效獎金、加班費、年終獎金等)後的實質總薪資漲幅敵不過通脹幅度,導致出現負增長。
內(nei) 外需產(chan) 業(ye) 表現不一的情況同樣體(ti) 現在受雇員工的人數變化方麵。統計顯示,5月全台受雇員工為(wei) 816.8萬(wan) 人,年增2.7萬(wan) 人,其中服務業(ye) 年增4.1萬(wan) 人,製造業(ye) 卻年減1.8萬(wan) 人。
至於(yu) 下個(ge) 月實質總薪資是否會(hui) 因通脹降至2%以下而由負轉正,該官員表示目前尚無法研判。(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