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北京建工站台:17個沙盤展示建築智造新亮點
戴上混合現實眼鏡,即可伸手操作數字生成施工樣板間;接入CIM終端,大到災後西部山區道路的暢通複建進度,小到某幢老舊房屋的結構安全指數區間,每條地下通道、每座過街天橋、每段地下綜合管廊的結構安全實況,均可在大屏實時呈現……服貿會(hui) 期間,北京建工展台為(wei) 觀眾(zhong) 展現了數字化時代建築行業(ye) 智能製造的新亮點。
展台以“匠心築城,智營未來”為(wei) 主題,共包括17個(ge) 沙盤和實物模型、十餘(yu) 項“雲(yun) ”控數字係統,橫跨綠色規劃、智能建造、智慧運營、有機更新四個(ge) 維度。現場,大批重點標誌性工程的模型和最新進展引來各界關(guan) 注。其中,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在服貿會(hui) 現場首次以沙盤模型的形式亮相。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落成一年多的時間裏,已經有1600餘(yu) 萬(wan) 冊(ce) (件)版本資源入藏這座國家級文化殿堂,展覽展品達上萬(wan) 件。現場的沙盤呈現了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全貌:燕山腳下,青山懷抱間,一組中式建築群坐北朝南、依山而上。由南向北,文興(xing) 樓、文華堂、文瀚閣三大主體(ti) 建築,透露了濃厚的中國文化韻味和書(shu) 卷氣息。依托現代科技力量,浩瀚的中華文明基因得以保護、賡續。
不遠處,即將於(yu) 年內(nei) 竣工交付的北京藝術中心模型,向公眾(zhong) 講述了智能建造保障世界一流劇院完美視聽效果的前沿探索。展牆上,今年竣工投用的中超聯賽“最火主場”新工體(ti) 依然引人矚目。現場展示的剖麵模型,為(wei) 觀眾(zhong) 揭秘了新工體(ti) 綠茵場的複雜工藝。模型的旁邊,是今年夏天阿根廷國家隊足球邀請賽中,球王梅西“最快進球”時刻的現場草坪紀念品,這也成為(wei) 展覽現場的“流量擔當”,引來眾(zhong) 人圍觀拍照。北京建工智能建造中心負責人楊震卿介紹,今年的北京建工展區,旨在全方位展示從(cong) “建樓”到“造城”背後的科技賦能,讓公眾(zhong) “零距離”觸摸新時代中國智能建造服務城市宜居生活的無限可能。
“北京建工‘雲(yun) ’控係統是我們(men) 將基於(yu) ‘數字孿生’的前沿智造技術應用於(yu) 全產(chan) 業(ye) 鏈城市建設與(yu) 綜合服務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楊震卿介紹,從(cong) CIM係統的一張圖,到搭載整合BIM、GIS、大數據、物聯網、雲(yun) 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應用,北京建工在城市運營服務中將傳(chuan) 統靜態的數字城市升級為(wei) 可感知、動態在線、虛實交互的“數字孿生”城市。“這就像為(wei) 城市開啟‘健康監測’,助力城市管理從(cong) 日常運維到防災減災等方方麵麵全覆蓋,為(wei) 宜居、充滿韌性的城市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