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在京發布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3日,由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hui) 等有關(guan) 全國學會(hui) 和高校共同遴選的“中國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名錄”(第三批)及首批“中國工業(ye) 遺產(chan) 背後的工程師名錄”在北京發布。
第三批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名錄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紅色工業(ye) 遺產(chan) ”為(wei) 主題,收錄了100個(ge) 具有重要開創性、引領性、標杆性的工業(ye) 遺產(chan) ,涉及交通運輸、軍(jun) 事核工業(ye) 、冶金礦產(chan) 、能源化工、機械製造及加工、輕工業(ye) 、航空航天、船舶製造、建築等領域,分布在全國多個(ge) 省份地區,以西南、華中、東(dong) 北、華北地區較為(wei) 集中。同時發布的首批“中國工業(ye) 遺產(chan) 背後的工程師名錄”遴選了在第三批“中國工業(ye) 遺產(chan) 名錄”所涉工程建設中作出過重要貢獻的莊心丹、陸孝彭、孫家棟等86位工程師。
第三批工業(ye) 遺產(chan) 保護名錄暨首批工業(ye) 遺產(chan) 背後的工程師群體(ti) 名錄的發布,將為(wei) 推動工業(ye) 遺產(chan) 的研究、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發揮更為(wei) 積極作用,展現中國工業(ye) 發展進程和工業(ye) 文明,也展現我國卓越工程師群體(ti) 和大國工匠精神,在傳(chuan) 承中服務發展,在記錄曆史中開拓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