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季丨大漠裏的“貝貝”熟了
央廣網北京9月18日消息(總台記者寶音 內(nei) 蒙古台記者董雲(yun) 靜 鄂爾多斯台記者白海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在位於(yu) 庫布其沙漠腹地的內(nei) 蒙古達拉特旗,一顆顆瓜皮墨綠、結實飽滿的“貝貝”南瓜迎來收獲,合作社裏的村民們(men) 忙著采摘、裝袋、搬運,大夥(huo) 臉上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
眼看著就是秋分了。這裏是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恩格貝鎮柳子圪旦村。早上六點,天剛蒙蒙亮,一個(ge) 個(ge) 瓜皮墨綠、肉質緊實的南瓜掩映在藤蔓和泛黃的葉子中。
這片南瓜地讓村裏的種植戶們(men) 知道了一個(ge) 新名詞,“統種共收”。合作社負責人劉海燕整合了柳子圪旦村和隔壁烏(wu) 蘭(lan) 村的857畝(mu) 土地,統一耕種、統一育苗、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鼓勵村民以土地入股進行年終分紅。
劉海燕:這個(ge) 模式能做到的是商品性一致。我們(men) 控製成本上一畝(mu) 地能省200多塊錢,一畝(mu) 地純收入應該在2000多塊錢。
因為(wei) 好收成,地裏的人們(men) 幹得有說有笑。卡車緩緩停靠地頭,“瓜山”很快被一網袋、一網袋地裝好,上傳(chuan) 送帶,再裝車。
一車7萬(wan) 多斤,一天十幾車,海燕的語氣裏,有著驕傲。2016年海燕專(zhuan) 門跑去山東(dong) 壽光考察,一眼看準了銷路不錯的“貝貝”南瓜。
劉海燕:我現在是在職大學,馬上就從(cong) 農(nong) 大畢業(ye) 了。出來學習(xi) 和交流的過程中,就感覺自己的文化知識的確是有差距,得不斷去充電。
秋日正午的陽光,暖烘烘地打在身上、臉上。海燕細數南瓜的優(you) 點,像是驕傲的母親(qin) 。她的南瓜也像最爭(zheng) 氣的孩子。2020年底,以恩格貝鎮貝貝南瓜為(wei) 代表的“達拉特南瓜”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納入全國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名錄。截至今年,海燕的合作社已經累計簽約農(nong) 戶1830次,簽約金額達8400萬(wan) 元,累計帶動298戶農(nong) 戶年增收3萬(wan) 餘(yu) 元。
天色漸漸暗下來,收工在望,裝車的工人出了點“狀況”。
一萬(wan) 多畝(mu) 貝貝南瓜,能趕在秋分前全部收完。付出多少,無須細算,夕陽下,此刻是海燕享受豐(feng) 收喜悅的時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