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推動合理縮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麵清單 重點推進服務業開放
央廣網北京9月27日消息(記者焦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是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十年來,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金融、航運、人才等方麵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推出了一大批基礎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ju) 措,形成了許多標誌性、引領性製度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站在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列。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國新辦27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重點推進服務業(ye) 開放,推動合理縮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麵清單。
2013年以來,我國分6批設立了上海、廣東(dong) 、遼寧、海南、山東(dong) 、北京等21個(ge) 自貿試驗區,形成了覆蓋東(dong) 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nei) 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各自貿試驗區通過先行先試,探索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截至目前,共有302項製度創新成果向全國複製推廣,各省區市自行複製推廣超過2800項。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說,十年來,自貿試驗區最突出的創新成果可以概括為(wei) “五個(ge) 率先”。“一是率先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模式,推動投資管理體(ti) 製實現曆史性變革;二是率先建立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wei) 核心的貿易便利化模式,有力支撐貿易強國建設;三是率先以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管理模式為(wei) 代表推進服務業(ye) 綜合開放,推動各類高端要素自由便捷流動;四是率先實施‘證照分離’等政府管理改革,促進營商環境改善和政府職能加速轉變;五是率先探索自由貿易賬戶,金融開放創新穩步推進。”
一項項製度創新激發出市場活力,讓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2022年,21家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麵積,貢獻了占全國18.1%的外商投資和17.9%的進出口貿易,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到18.4%和18.6%。
十年揚帆再出發,自貿試驗區也迎來新起點。盛秋平表示,商務部將與(yu) 有關(guan) 地方和部門共同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在高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引領高水平市場開放等方麵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示範作用。
盛秋平介紹:“目前,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已經實現了製造業(ye) ‘清零’,下一步將重點推進服務業(ye) 開放。我們(men) 將與(yu) 有關(guan) 部門一道深化研究,推動合理縮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麵清單。同時,推動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引領全國持續擴大開放。”
盛秋平說,我國各自貿試驗區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各不相同,是豐(feng) 富多樣的自貿試驗田,商務部將支持各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
盛秋平表示:“圍繞生物醫藥、海洋經濟、大宗商品貿易等重點領域,推動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發展。同時,支持各地因地製宜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特別是在支撐中西部地區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麵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