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退休撈一把 身陷囹圄一場空
龍銀珍,女,1964年10月出生,1984年8月參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曾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大龍洞鄉(xiang) 黨(dang) 委組織委員;花垣縣排料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鄉(xiang) 長;花垣縣窩勺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花垣縣副縣長;花垣縣委常委、副縣長;湘西州農(nong) 業(ye) 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湘西州農(nong) 業(ye) 科學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湘西州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其間先後兼任湘西州“智慧湘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湘西機場及機場道路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
2022年4月,龍銀珍因涉嫌嚴(yan) 重違紀違法,接受湘西州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22年11月,龍銀珍被開除黨(dang) 籍、開除公職。2023年3月,龍銀珍因犯貪汙罪、受賄罪,數罪並罰,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wan) 元。
“小時候我家裏經常吃的是‘二股飯’,一股是玉米,一股是很少的大米,或者多半是紅薯、蘿卜,能吃上一碗大米飯就很開心幸福了。”被留置後寫(xie) 下這段話時,58歲的龍銀珍淚流滿麵。而就在幾個(ge) 月前,她還幻想著自己一手創辦的“影子公司”能做大做強甚至上市,好讓自己在退休後過上富足優(you) 渥的生活。
從(cong) 能吃碗大米飯就開心幸福的農(nong) 家女,到被組織委以重任的正處級領導幹部,再到退休前以權斂財、中飽私囊的腐敗分子,她的跌宕人生,勾勒出一段令人唏噓的“墮落史”。
1
信念滑坡,追求晚年富足萌生貪念
龍銀珍一直記得1984年的那個(ge) 端午節。那天,她正和父母在田裏插秧,村裏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來通知她到鄉(xiang) 政府參加招聘幹部麵試,她高興(xing) 地扔掉手上的秧苗,身上泥水都沒來得及清理就去準備麵試,並順利通過考試,開始了自己的從(cong) 政曆程。當時的龍銀珍特別激動,認為(wei) 終於(yu) 擺脫了苦日子,不用再吃“二股飯”了,她暗下決(jue) 心要當一名優(you) 秀的幹部。1988年,24歲的龍銀珍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當天她的父親(qin) 送給她一句話:“我們(men) 給你生命,而黨(dang) 養(yang) 育你。”
懷揣著對黨(dang) 的感恩,年輕的龍銀珍把父親(qin) 的叮囑放在心裏,踏實工作、埋頭苦幹,憑借吃苦耐勞精神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她多次被評為(wei) 當地的優(you) 秀黨(dang) 員和先進黨(dang) 務工作者,也得到組織認可和重用,先後被提拔為(wei) 鄉(xiang) 長、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縣政府副縣長、州農(nong) 業(ye) 局副局長。2012年,她被提拔為(wei) 湘西州農(nong) 科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完成了從(cong) 基層幹部到市級單位“一把手”的升遷。
“我一路走來無處不沐浴著黨(dang) 的陽光雨露,剛開始時,無論在哪個(ge) 崗位上工作我都不敢懈怠。”龍銀珍回憶。然而本應心懷對黨(dang) 、對組織的感恩之情,踏踏實實工作的她,隨著職務晉升卻逐漸放鬆了政治學習(xi) 和黨(dang) 性鍛煉,多次缺席理論學習(xi) ,其學習(xi) 筆記、心得體(ti) 會(hui) 多為(wei) 他人代筆。學習(xi) 是保持政治堅定、頭腦清醒的前提,理論學習(xi) 不主動、不紮實,導致龍銀珍理想信念逐步滑坡。
2018年1月,龍銀珍被調整至湘西州政府辦公室工作,卸任實職。臨(lin) 近退休,她開始有些惶恐不安:退休之後如何才能生活無憂、富足享受?由此,貪念在心中萌生。
2
由風及腐,熱衷飯局逐步蛻化變質
令龍銀珍沒有想到的是,退休之前她又得到了組織重用。調任州政府辦公室調研員時間不長,她便接到組織命令,由其兼任湘西州“智慧湘西”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智慧辦”)主任。
到“智慧辦”任職後,不熟悉業(ye) 務的龍銀珍本應快速融入工作,積極推動湘西州信息化建設工作上台階,她卻私欲膨脹,走上了由風及腐的墮落之路。
隨著手中項目越來越多,龍銀珍可支配的項目資金也越來越大,經常有人邀請她吃吃喝喝,她也經常組織各種飯局“協調”關(guan) 係,有時候甚至用紅包開路,一步步違紀破法。
一桌桌酒席、一個(ge) 個(ge) 紅包,防線就這樣一步步被突破。在不斷擴大的社交圈裏,龍銀珍認識了一批做項目的商人老板,在與(yu) 他們(men) 迎來送往之間,漸漸對他們(men) 平日吃吃喝喝、習(xi) 慣利益交換的生活產(chan) 生了認同感:隻要做一個(ge) 項目就能拿到百萬(wan) 元以上的收入,這是自己辛苦很多年才能達到的數目,為(wei) 什麽(me) 他們(men) 可以,自己就不可以?
在龍銀珍自己都沒注意的時候,貪欲之念已成燎原之火,吃請之外,她開始大肆收受紅包禮金和各種“感謝費”,對下級單位、商人老板們(men) 贈送的年節禮金來者不拒、習(xi) 以為(wei) 常,並且逐漸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手中緊握著的信息化項目。“智慧辦”雖然是一個(ge) 臨(lin) 時機構,但人、財、物和工作都相對獨立,而且湘西州地處偏遠山區、信息閉塞,缺乏信息化建設相關(guan) 技術人才,存在信息壁壘,這給了龍銀珍極大的操作空間,成了她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加速器”。
人生如行船,理想信念就是“壓艙石”,一旦丟(diu) 掉理想信念,人生這艘航船就經不起風浪和顛簸,航向也會(hui) 駛偏。長期疏於(yu) 學習(xi) ,龍銀珍的“壓艙石”早已無法確保她人生的正確航向,隻能一步步滑入深淵。
3
恣意妄為(wei) ,成立“影子公司”瘋狂斂財
“有資源,為(wei) 什麽(me) 不做點‘事業(ye) ’?”長期耽於(yu) 吃喝、不思進取的龍銀珍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算起了錯誤的“經濟賬”。
當時,為(wei) 推進“智慧湘西”建設工作,湘西州成立了“智慧湘西”建設指導專(zhuan) 家團隊,經過多次工作接觸,龍銀珍與(yu) 指導專(zhuan) 家張某(另案處理)一拍即合,決(jue) 定“靠項目吃項目”,在“智慧湘西”項目上“做點手腳”,並稱之為(wei) “肥水不流外人田”。
2018年9月,經張某提議,龍銀珍決(jue) 定成立公司承攬自己分管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同時還說服了同為(wei) 公職人員的朋友楊某(另案處理)一同參與(yu) 。10月,三人注冊(ce) 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為(wei) 掩人耳目,龍銀珍找到親(qin) 友代為(wei) 持股,自己則隱居幕後操縱這個(ge) 既沒有技術人員、也缺乏相關(guan) 資質的“影子公司”,開始了自己的瘋狂斂財之路。
這個(ge) 新成立的科技公司在完全不具備項目平台建設和係統運維能力的情況下,很快接到了一筆“大單”,即湘西州“國地通一體(ti) 化時空公共服務平台”項目(以下簡稱“國地通”)。項目實施後,龍銀珍和張某私自將300多萬(wan) 元造價(jia) 虛增至750萬(wan) 餘(yu) 元,虛增部分以軟件運維費用名義(yi) 全部支付給自己的科技公司。
騰挪轉手之間,龍銀珍幾人“賺”到了327萬(wan) 元,這對從(cong) 小貧苦的她來說無異於(yu) 一筆巨款。欲望的口子一旦打開,便一發不可收拾,從(cong) 此,她表麵是“官”,暗地裏卻是長袖善舞的“商”,繼續用這種方式“經營”著自己的“生意”,全然不顧自己黨(dang) 員領導幹部的身份,也不顧“國地通”項目脫離湘西州實際、花費巨額資金卻完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造成國家資金重大損失的事實。
嚐到甜頭的龍銀珍認識到了“智慧辦”的“價(jia) 值”,而且認為(wei) 有張某這樣的高級專(zhuan) 家做技術指導,能規避檢查,違規承攬業(ye) 務就更大膽、更直接。她利用職務便利,在招投標時設置前置條件為(wei) 自己的公司量身定製,通過虛增項目造價(jia) 騙取項目資金的方式,相繼實施了湘西州數據通微服務平台、公共認證服務平台、政務服務數據調度平台等多個(ge) 項目。
據調查,龍銀珍三人開辦的科技公司主要業(ye) 務中有90%來自於(yu) “智慧辦”。短短3年多時間,公司收入1800多萬(wan) 元,其中1600萬(wan) 元直接或間接來源於(yu) “智慧湘西”建設項目,被龍銀珍、張某等人采取虛增項目造價(jia) 的方式非法占有。
“按這個(ge) 發展勢頭,公司還能去長沙、北京發展,還可以上市!”賺得盆滿缽滿的龍銀珍甚至做起了“上市公司老總”的美夢,幻想著退休後去大城市買(mai) 房,過上奢靡享樂(le) 的晚年生活。
然而,隻要是空中樓閣,終有倒塌的一天。
4
同貪共腐,心存僥(jiao) 幸企圖瞞天過海
龍銀珍是家中的大姐,走上領導崗位後,她總是想辦法幫襯家中親(qin) 友。到“智慧辦”任職後,她開始了自己的亦官亦商生涯,更是將身邊親(qin) 近的人逐一拉攏,企圖用情感和利益構建起自己的“貪腐圈”。
龍銀珍和張某走得越來越近,兩(liang) 人一個(ge) 負責綜合協調,一個(ge) 負責技術業(ye) 務,再加上具體(ti) 負責公司內(nei) 部事務的楊某,三人便形成了一種奇特的組合,表麵上是同事,私底下卻是大肆侵吞國家資產(chan) 的貪腐“同盟”。
三人成立的科技公司也成為(wei) 龍銀珍為(wei) 家人和朋友提供便利的“私人金庫”。她不僅(jin) 通過該公司為(wei) 自己親(qin) 友安排工作,還通過將“智慧辦”多個(ge) 招投標代理業(ye) 務委托給該公司的方式,讓該公司為(wei) 自己的弟媳繳納多年社會(hui) 保險。
躲在幕後不出麵、成立“影子公司”讓親(qin) 友站台、隻任用信得過的親(qin) 戚朋友……龍銀珍自以為(wei) 一番操作天衣無縫,甚至組織向她敲響警鍾時,她還心存僥(jiao) 幸,非但不向組織主動坦白、爭(zheng) 取寬大處理,反而第一時間與(yu) 相關(guan) 人員串通掩蓋,斷送了減輕自己罪責的機會(hui) 。
“我一開始還是心存僥(jiao) 幸,有抵觸情緒,作出了錯誤的選擇。”感到組織對自己進行核查時,害怕自己的貪腐行徑暴露,更害怕幾乎到手的晚年優(you) 越生活付諸東(dong) 流,龍銀珍要求張某、楊某兩(liang) 人更換手機號碼、刪除聊天記錄、銷毀存有涉嫌違法犯罪資金的銀行卡,甚至還找到第三人偽(wei) 裝成科技公司的股東(dong) 與(yu) 員工見麵,以此掩人耳目、妄圖逃避組織審查調查。
一直到組織宣布對其進行審查調查並采取留置措施後,龍銀珍經過辦案人員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終於(yu) 低下頭,開始認真反思,“我對不起黨(dang) 組織培養(yang) ,我知錯、認錯、悔錯。”
作為(wei) 組織培養(yang) 多年的女幹部,龍銀珍從(cong) “農(nong) 家女”逐漸成長為(wei) 正處級“一把手”,可是她臨(lin) 近退休,卻未能抵擋住富貴奢華生活的誘惑,一再迷失,亦官亦商,將初心和黨(dang) 紀國法拋諸腦後,麵對黨(dang) 紀國法的嚴(yan) 懲,雖是幡然醒悟,卻已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龍銀珍懺悔錄(節選)
我是從(cong) 農(nong) 村走出來的孩子。農(nong) 村的貧窮落後、農(nong) 民的辛苦、家裏生活的困難我都經曆過,小學畢業(ye) 後,家裏困難,我就提出不再上學了,父親(qin) 說人要有知識有文化,就算再困難都要供我上學。中學離我們(men) 家8公裏,每天早出晚歸,雨天怕打濕鞋,就打赤腳回家,每個(ge) 假期都要爭(zheng) 取留校喂豬來免掉學費,經曆了這些苦和累才理解父母要我讀書(shu) 走出農(nong) 村的良苦用心。
之後,是黨(dang) 組織的關(guan) 心和培養(yang) 使我一步步走上正處級領導崗位,我非常感恩也非常知足。之前到哪個(ge) 崗位也沒有私心雜念,但是後來我受一些不良思想影響,對退休後的日子、晚年想過寬裕生活考慮多了,私心重了,為(wei) 了自己的私利,偏離了人生軌道,走上了違紀違法的道路,被利益熏心,思想嚴(yan) 重退化墮落,用愚昧的私心、低級的手段侵吞大量國有資產(chan) ,給國家事業(ye) 、資金造成了重大損失,造成了惡劣影響。
究其原因,一是放鬆了世界觀的改造。為(wei) 了自己以後退休生活的寬裕,我和親(qin) 友成立了自己掌控的公司,在利益麵前,把黨(dang) 員幹部身份拋於(yu) 腦後,用自己分管的項目獲取私利,為(wei) 退休生活作保障,甚至還認為(wei) 自己創辦的公司今後還有可能上市,被利益衝(chong) 昏了頭腦。
二是放鬆了學習(xi) ,紀法意識淡薄。認識了一些技術專(zhuan) 家,認為(wei) 和他們(men) 一起做項目不僅(jin) 完成了建設任務還賺了大量的錢。平常單位組織的各類學習(xi) 都以忙碌為(wei) 由很少參加,偶爾參加學習(xi) 也心不在焉,單位要完成的學習(xi) 資料,就在網上摘抄,經常叫單位同事代寫(xie) ,黨(dang) 紀法規沒有認真和係統學習(xi) ,是個(ge) 典型的“紀法盲”,思想嚴(yan) 重退化、腐化墮落,因為(wei) 自己的自私和貪婪,造成了惡劣影響。
三是政績觀出現了偏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急功近利,鋪排過大,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和工作水平能力,盲目偏聽偏信,在項目設計上貪大求全、不接地氣,在建設內(nei) 容上與(yu) 政府職能相違背,導致項目實際效果差,群眾(zhong) 獲得感不強。
四是個(ge) 人價(jia) 值觀出現了偏差。被金錢綁架,被利益衝(chong) 昏了頭腦,認為(wei) 退休後有錢了,價(jia) 值感也不低,能生活很寬裕,把黨(dang) 員領導幹部的身份就拋於(yu) 腦後了。
由於(yu) 自己的私心和貪婪,讓我這個(ge) 有著30多年黨(dang) 齡的人,在臨(lin) 近退休時,利用職務便利非法獲利,侵吞大量國家資金中飽私囊,給黨(dang) 的事業(ye) 和國家資金造成了重大損失,給組織抹黑,破壞了黨(dang) 的形象,造成了惡劣影響,我現在深刻認識到自己違紀違法犯罪問題的嚴(yan) 重性,我知罪、認罪、悔罪,願意接受組織處理和法律嚴(yan) 懲以警示後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