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浙江多景區實現“無痛爬山”引熱議 風景這邊也好

發布時間:2023-10-13 14:45:00來源: 南方日報

  坐電梯登山,風景這邊也好

  高 維

  “你為(wei) 什麽(me) 登山?因為(wei) 電梯在那裏。”

  最近,“浙江多個(ge) 景區實現無痛爬山”的相關(guan) 話題引發熱議。據報道,浙江的天嶼山、神仙居、白雲(yun) 山等景區,均安裝了上下山的“天梯”。視頻顯示,自動扶梯架在山石之間,遊客站在扶梯上就可以觀賞周圍風景,一路被送到山上,扶梯兩(liang) 側(ce) 噴灑水霧,頗有一種“仙氣飄飄”的即視感。

  “山一步沒爬,景一處沒落”。在許多人看來,這一波操作很“硬核”也很人性化,主打的就是用一種更省力的方式親(qin) 近自然。不過,有的網友並不認同:爬山的意義(yi) 不就在於(yu) 爬嗎?像逛商場一樣“逛山”,豈不是少了很多樂(le) 趣?

  不得不說,樂(le) 趣這東(dong) 西,向來見仁見智。就好像有人喜歡“快準狠”的“特種兵旅行”,也有人鍾情於(yu) “慢慢溜達、慢慢抵達”的“Citywalk”,有趣的旅行並非千篇一律。若因為(wei) 這類“新派爬山”少了些用雙腳丈量風景的味道,不太符合傳(chuan) 統的登山文化,就將兩(liang) 者對立起來,大可不必。大家各取所需,何樂(le) 而不為(wei) ?

  “無痛爬山”的需求一直存在。如天嶼山的海拔隻有350多米,但山路蜿蜒,全程步行要走3千米,在山上修電梯的初衷,是為(wei) 了方便老弱病殘遊客。考慮到身體(ti) 不適、體(ti) 力不支等其他情況,不難理解,它能在社交媒體(ti) 迅速圈粉,也是戳中了那些自嘲“又菜又愛玩”的年輕人的需求。

  更何況,從(cong) 報道可見,“坐電梯上山”並不是一步到位。即便是部分路段可以乘坐電梯,也不代表途中不需要徒步登山,更不意味提倡用“科技和狠活”取代體(ti) 育鍛煉。無非就是多了一個(ge) 選擇,提高了旅遊服務的包容性,讓人人都能實現“登頂自由”。“殊途同歸”的背後是“因人製宜”,在旅遊市場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這種思路值得讚許。

  在筆者看來,比起反複撕扯“無痛爬山”有沒有靈魂,更值得討論的是背後的建設和運營難度。一些人擔心,修建這類機械設施會(hui) 破壞山體(ti) ,影響景觀協調性和自然生態,這樣的聲音的確值得重視。生態環境有其脆弱性,“破壞容易修複難”的教訓,實在是不勝枚舉(ju) 。什麽(me) 樣的山適合裝這種電梯?後續要如何長期維護?這都需要經過嚴(yan) 謹的論證,廣泛聽取專(zhuan) 業(ye) 意見。

  事實上,一些景區也在積極探索。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湖北恩施大峽穀內(nei) 也設有自動扶梯,電梯上部結構選用原木建成,頂部采取土家風格的青瓦蓋頂,遠遠看去,就像坐落峽穀之間的土家樓帶,非但不違和,還有幾分獨特的美感。

  對自然多一分敬畏,服務上多一些巧思,坐電梯登山也很香,風景這邊也好。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