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農業農村部談今年糧食豐收原因:洪澇災害重 但旱災相對較輕

發布時間:2023-10-24 08:4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3日消息(記者王晶)10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運行情況。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會(hui) 上表示,今年華北東(dong) 北局部洪澇,西北局部幹旱,造成受災地區糧食減產(chan) ,重災農(nong) 戶甚至絕收。在這種情況下,全國糧食還能豐(feng) 收,到底什麽(me) 原因呢?主要基於(yu) 幾點分析和判斷:

  第一,局部點上災情確實重,全國麵上災情較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是自然生產(chan) ,災害年年有,年年災不同,局部的感受與(yu) 麵上的情況有時還不一樣。據農(nong) 情調度,截至目前,包括這次台風的影響,旱澇風雹、高溫熱害、低溫冷害都是我國常年發生的災害,共造成全國農(nong) 作物受災1.45億(yi) 畝(mu) ,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少了2850多萬(wan) 畝(mu) ,與(yu) 近5年平均值相比少1.08億(yi) 畝(mu) 。這樣看,今年是近些年農(nong) 業(ye) 災情較輕的年份。

  第二,今年洪澇災害確實重,但旱災相對較輕。幹旱是影響我國糧食生產(chan) 最大的災害,常年因幹旱造成的受旱災麵積占整個(ge) 受災麵積的42%,每年因幹旱造成糧食損失250億(yi) 斤左右。今年災害主要是洪澇,占受災麵積的一半左右,今年幹旱占整個(ge) 受災麵積的30%,明顯低於(yu) 常年平均值。而且我國有10億(yi) 畝(mu) 左右是旱作雨養(yang) 農(nong) 業(ye) ,這些地方基本是“靠天吃飯”,多年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驗表明,雨水多的年份對糧食生產(chan) 相對是有利的。

  第三,沒有受災的地區增產(chan) 較多,彌補了災區的損失。從(cong) 河北、黑龍江等省反映的情況看,8月初,洪澇災害確實造成了河北保定、廊坊,黑龍江五常、尚誌等糧食減產(chan) ,8月下旬高溫少雨也造成了甘肅河西走廊一帶減產(chan) ,不論是黑龍江、河北還是甘肅河西走廊,一些受災嚴(yan) 重的鄉(xiang) 鎮、村組、農(nong) 戶甚至顆粒無收,但對麵上的影響總體(ti) 是有限的。黑龍江五常是水稻大縣,今年洪澇受災130萬(wan) 畝(mu) 左右,占當地水稻麵積的一半。但是這130萬(wan) 畝(mu) 放在全省、全國看,受災麵積占黑龍江水稻麵積的2%,占全國水稻麵積的0.3%,這個(ge) 比重相對就比較小。更重要的是,今年沒有受災的區域,光溫水匹配得好,可以說風調雨順,加上中央財政及時出台了秋糧“一噴多促”支持政策,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沒有受災的區域作物長勢明顯好於(yu) 常年。沒有受災的地區增產(chan) 非常明顯,這有效彌補了災區損失,這是今年抗災奪豐(feng) 收的關(guan) 鍵所在。還有一個(ge) 因素,去年長江流域長時間的高溫幹旱導致湖南、湖北、江西減產(chan) ,東(dong) 北遼寧因洪澇減產(chan) ,今年這些地方農(nong) 業(ye) 氣象年景是正常的,這些省份今年恢複性增產(chan) ,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其他災區的損失。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