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動 E緊急 B刹車!AEB到底靠不靠譜
央廣網北京11月8日消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楊揚)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某汽車品牌董事長的一句“友商講了AEB,我認為(wei) 99%是假的”,讓AEB一時間內(nei) 成為(wei) 汽車圈內(nei) 激烈爭(zheng) 辯的話題,也引起了圈外廣泛關(guan) 注。
AEB,即“自動緊急刹車係統”,並不是一個(ge) 嶄新的概念,同時也並未大規模商用。它是由哪些模塊構成的?關(guan) 鍵時刻如何發揮作用?車企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技術路線?什麽(me) 情況下可能會(hui) 發生誤判?如果發生交通事故,車企會(hui) 因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失效或誤判而承擔車主的部分責任嗎?
新能源汽車網主編、汽車評論員李洋就AEB最近紛雜的信息進行梳理求證。
傳(chuan) 感、控製、執行,三位一體(ti) 組成 AEB
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中文名為(wei) 自動緊急刹車係統,是一種汽車主動安全技術。AEB係統擁有簡單的組成部分,由傳(chuan) 感器、控製器、執行器構成一組閉環。
傳(chuan) 感器分為(wei) 兩(liang) 種流派,雷達與(yu) 攝像頭。前者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超聲雷達等;後者則是依賴視覺模型,對前方是否有險情進行判斷。也因在傳(chuan) 感器上的區別,不同的車企在設計AEB係統時有不同選擇。控製器的核心是芯片,目前吸引了包括英偉(wei) 達、地平線等多家公司開展研發;執行器以EPS車身電子穩定係統為(wei) 基礎,通過將泵內(nei) 的壓力釋放入製動管路,推動摩擦片完成製動的動作。
冒進設計下,自動係統誤判恐釀道路慘劇
不同於(yu) 軟硬件都非常成熟的ABS(防抱死製動係統),AEB係統的有關(guan) 技術還不太成熟。李洋說:“目前的傳(chuan) 感器還遠沒有做到像我們(men) 人的眼睛那樣靈敏,能夠判斷出這個(ge) 到底是一張紙、飄飛過來的塑料袋,還是實打實的一個(ge) 人,或者其它會(hui) 有安全隱患的障礙物。”
也因如此,我國2021年發布的《乘用車自動緊急製動係統(AEBS)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國家標準,其標準號以GB/T打頭,其中的T表示“推薦”,使得企業(ye) 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標準加以選擇性采納,而不是硬性添加。
隨之而來的,是“激進派”和“溫和派”的不同控製策略。部分廠商秉持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ge) ”的觀點,在某些情況下會(hui) 導致車輛毫無征兆的製動,停在道路中央,以至後車追尾;在冰雪路麵上更加危險,一旦AEB錯誤介入,發生緊急製動,車輛恐有失控的風險。
不過,由於(yu) AEB係統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包括了一汽、東(dong) 風、上汽、江淮、奇瑞等一眾(zhong) 老牌傳(chuan) 統車企,它們(men) 對車輛的基礎研究有數十年經驗,整部標準偏向保守,對AEB係統等測試環境有嚴(yan) 格的規定。
自動係統僅(jin) 供輔助,車輛實控還須人為(wei)
“人要承擔最終的風險。”李洋說。溫和的AEB係統的底層邏輯是:車輛的控製者應依然是駕駛人,而不是機器或算法。
目前,AEB並未大規模普及商用,國內(nei) 隻有在L3級自動駕駛(有限製的自動駕駛)的汽車上安裝使用,即便這樣的汽車上路示範運行,也配備有安全員,所行駛的道路也須經過批準。真正意義(yi) 上的自動駕駛並不存在,智能駕駛輔助係統不能徹底替代人類操控車輛。
“如果我們(men) 在行駛過程中完全依賴了自動化係統,雙手離把,甚至有的在座位上直接睡覺了,這是完全違法的行為(wei) 。”李洋提醒稱,如果車輛因智能駕駛輔助係統的誤判而發生任何事故,責任的承擔,最後還是會(hui) 落到機動車的駕駛人頭上,而不是係統或軟硬件的供應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