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人民網評:共繪數字合作美好未來

發布時間:2023-11-09 14:25: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共赴烏(wu) 鎮“十年之約”,共繪數字合作美好未來。11月8日,以“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主題的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開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烏(wu) 鎮峰會(hui) ,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互聯網精英齊聚一堂,共商全球網絡空間的協作共贏。

  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烏(wu) 鎮峰會(hui) 是中國舉(ju) 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互聯網大會(hui) ,也是世界互聯網領域盛況空前的高峰會(hui) 議。自2014年11月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成功舉(ju) 辦以來,從(cong) 發起《“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到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行動倡議》,從(cong)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hui) 成為(wei) 引領全球互聯網新技術發展的風向標,到開展“直通烏(wu) 鎮”全球互聯網大賽等重要活動……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凝聚共識、搭建平台,推動移動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yu) 各類產(chan) 業(ye) 相結合,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理念主張不斷深入人心,為(wei) 增強全球經濟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合作提供了新動力,為(wei) 世界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了智慧和方案。

  十載創新突破,互聯網發展大潮澎湃。烏(wu) 鎮成為(wei) 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數字文明不斷演進的見證者、參與(yu) 者,也是我國加快邁向網絡強國、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縮影。這十年,互聯網技術催生創新浪潮,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產(chan) 業(ye) 規模高速發展,智慧教育、智慧醫療、交通運輸等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給人們(men) 生活帶來巨大改變;“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速,互聯網前沿技術引領創新突破,數實融合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wan) 億(yi) 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yi) 增長10.3%,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提升至41.5%。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和數字經濟發展活力持續提升,推動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躍至第12位,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十載砥礪前行,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也在適應新形勢新期待,不斷改革機製、優(you) 化交流合作平台。特別是去年7月成立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國際組織,從(cong) 每年一次的國際會(hui) 議升級為(wei) 擁有常設機構的國際組織,這是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潮流、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舉(ju) 措,讓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實現了質的飛躍。此次烏(wu) 鎮峰會(hui) 在延續往年特色活動的基礎上,新增多項亮點活動。圍繞合作與(yu) 發展、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等舉(ju) 辦20場分論壇,第一次頒發“十年紀念榮譽”,第一個(ge) 以互聯網為(wei) 主題的大型科技館開館,第一次設立“全球青年領軍(jun) 者計劃”,第一次頒發“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領先科技獎”……這些“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推進”的品牌活動必將助力更好發揮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作用,凝聚起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廣泛智慧和蓬勃力量。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互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深刻演變,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不斷加速,智能產(chan) 業(ye)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極大改變全球要素資源配置方式、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人類已經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發展好、運用好、治理好互聯網,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是國際社會(hui) 的共同責任。我們(men) 期盼,以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為(wei) 契機,積極推動數字經濟領域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合作,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