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 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發布時間:2023-11-13 09:0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記者黃玉玲)9日,國新辦舉(ju) 行《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新聞發布會(hui)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成員郭蘭(lan) 峰在發布會(hui) 上簡要概括文件主要內(nei) 容:一個(ge) 主題、五個(ge) 戰略定位、兩(liang) 個(ge) 階段目標、七項重點任務和若幹保障措施。

  

  新聞發布會(hui) 現場(圖片來源:國新辦)

  到2027年,內(nei) 蒙古綜合經濟實力達到全國中等水平

  為(wei) 將內(nei) 蒙古建設成為(wei) 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此次《意見》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內(nei) 蒙古新篇章這一主題,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目標。

  “第一個(ge) 階段是到2027年,一是綜合經濟實力達到全國中等水平。現在內(nei) 蒙古GDP在全國排位是第21位,達到中等水平。二是城鄉(xiang) 居民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22年,內(nei) 蒙古人均收入35921元,全國36883元,也就是說這兩(liang) 個(ge) 目標既符合實際,但也是需要作出努力才能趕上的。”郭蘭(lan) 峰指出,第二個(ge) 階段是到2035年,這個(ge) 目標是一個(ge) 展望,包括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xiang) 居民收入邁上新台階,新能源體(ti) 係基本建成,“兩(liang) 個(ge) 屏障”“兩(liang) 個(ge) 基地”“一個(ge) 橋頭堡”作用進一步提升,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與(yu) 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

  郭蘭(lan) 峰表示,本次《意見》突出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比如其中提到集中力量開展重點地區規模化防沙治沙,加大草原、森林、濕地等生態係統保護修複力度,協同推進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包括“三北”防護林體(ti) 係建設工程等措施。此外,《意見》還突出發揮內(nei) 蒙古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特色;突出服務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方麵發力 推動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提質升級

  內(nei) 蒙古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內(nei) 蒙古內(nei) 連八省、外接俄蒙,在曆史上也是“草原絲(si) 綢之路”和“萬(wan) 裏茶道”的重要樞紐。

  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鄭宏範展示了一組數據,2022年內(nei) 蒙古自治區口岸進出境貨運量5842.2萬(wan) 噸,增長14.7%,進出境中歐班列7337列,增長19.1%。

  鄭宏範表示,下一步還會(hui) 從(cong) 以下方麵發力,推動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提質升級:

  強化開放大通道建設。中歐班列有東(dong) 、中、西三條主要運輸大通道,其中內(nei) 蒙古的滿洲裏口岸和二連浩特口岸,分別是東(dong) 線和中線通道的主要進出境口岸。將以這兩(liang) 個(ge) 口岸為(wei) 基礎,在東(dong) 線以滿洲裏口岸為(wei) 節點,在中線以二連浩特口岸為(wei) 節點,構建起內(nei) 連京津冀、外接俄蒙至歐洲的開放大通道。

  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2015年以來,內(nei) 蒙古舉(ju) 辦了四屆“中蒙博覽會(hui) ”,成功打造了雙邊經貿合作的品牌。接下來,將積極申請設立中國(內(nei) 蒙古)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互市貿易區、綜合保稅區等平台功能,深化與(yu) 蒙古國、俄羅斯在農(nong) 牧業(ye) 、能源礦產(chan) 、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領域合作。

  加強區域協作互動。京津冀是內(nei) 蒙古緊鄰的最大市場,我們(men) 將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與(yu) 天津、河北、遼寧等省市開展港口資源共享和內(nei) 陸港合作。同時,要加強與(yu) 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互惠合作,實現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贏。

  提升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綜合生產(chan) 能力

  內(nei) 蒙古是我國重要的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大區,生產(chan) 全國19%的牛奶、15%的牛羊肉、5.7%的糧食和4.6%的油料。牛奶、牛羊肉產(chan) 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糧產(chan) 量居全國第六位。本次《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提升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綜合生產(chan) 能力。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展規劃司負責人潘揚彬表示,《意見》對內(nei) 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進行了係統部署。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建強設施夯基礎。重點加強兩(liang) 方麵建設:一方麵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目前,內(nei) 蒙古建成的高標準農(nong) 田占全區耕地比重30%左右,建設任務還很艱巨。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設標準,逐步將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同步配套完善農(nong) 田排灌設施,建成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現代化糧田。另一方麵要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支持建設一批智能溫室和日光溫室,加快發展舍飼圈養(yang) 。在保護生態和不增加用水總量前提下,探索科學利用戈壁、沙漠等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

  此外,潘揚彬提到科技創新提產(chan) 能。一方麵,要推動育種創新。實施優(you) 勢特色品種培育工程,開展奶牛育種聯合攻關(guan) ,建設大豆、玉米、馬鈴薯製種大縣,打造一流奶源、種源和草源基地。另一方麵,要推進技術集成。開展糧油等主要農(nong) 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集成推廣優(you) 質高抗新品種和高效新技術,建設一批“噸糧田”和玉米、大豆單產(chan) 提升重點縣,打造國家重要“糧倉(cang) ”。還要大力發展農(nong) 畜產(chan) 品精深加工,支持建設一批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和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推進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要打造綠色有機品牌,實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農(nong) 產(chan) 品“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創響一批品質過硬、競爭(zheng) 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蒙字號”品牌。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