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直播和低價成為2023年“雙11”消費者熱議話題
央視網消息:據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2023年,“雙11”步入第十五個(ge) 年頭。當下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消費者需求趨於(yu) 多元化、個(ge) 性化。今年的“雙11”,比拚“價(jia) 格力”是商家營銷主旋律,追求“性價(jia) 比”成為(wei) 居民消費新趨勢。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ye) 共攬收快遞包裹52.64億(yi) 件,同比增長23.22%,日均業(ye) 務量是平日業(ye) 務量的1.4倍。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攬收快遞包裹6.39億(yi) 件,是平日業(ye) 務量的1.87倍,同比增長15.76%。
電商平台促銷手段不斷創新,更加注重簡化規則、強化服務。15年之後,滿減、百億(yi) 補貼等常規套路已難以激起消費者購買(mai) 欲望,平台和商家不約而同地選擇更加簡單、直接的“最低價(jia) ”血拚。戰報顯示,“雙11”期間,天貓、京東(dong) 用戶數量、訂單量、成交總額均呈增長態勢。
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利用互聯網輿情監測係統,對10月20日至11月16日期間相關(guan) 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數據顯示,消費者反饋整體(ti) 趨於(yu) 正向,直播和低價(jia) 成為(wei) 此次“雙11”消費者熱議話題,除優(you) 惠價(jia) 格爭(zheng) 議、假冒偽(wei) 劣、售後服務差等老問題外,價(jia) 格壟斷、軟件開屏廣告等也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消費體(ti) 驗。
消費維權問題集中領域
監測發現,2023年“雙11”期間消費維權問題集中在直播帶貨亂(luan) 象、商品質量問題、手機軟件廣告不良體(ti) 驗、促銷價(jia) 格爭(zheng) 議等方麵。
(一)直播帶貨亂(luan) 象
監測期間,有關(guan) “直播帶貨”負麵信息1,565,203條,占吐槽類信息的47.99%,日均信息量55,900條。信息量集中在“雙11”前半段,10月25日達到峰值,為(wei) 94,694條。價(jia) 格壟斷、低俗帶貨、虛假宣傳(chuan) 等問題較為(wei) 突出。
(二)商品質量問題
監測期間,有關(guan) “商品質量”負麵信息870,131條,占吐槽類信息的26.68%,日均信息量31,076條。信息量集中在“雙11”初期,10月25日達到峰值,為(wei) 55,629條。其中,直播間假冒偽(wei) 劣問題表現突出。
(三)手機軟件廣告的不良體(ti) 驗
監測期間,有關(guan) “廣告體(ti) 驗”負麵信息75,663條,占吐槽類信息的2.32%,日均信息量2702條。隨時間推移網民吐槽逐漸增長,11月14日達到峰值,為(wei) 8552條。人們(men) 的“槽點”集中在手機軟件廣告諸多強製跳轉方式令消費者防不勝防,分外頭疼。
(四)促銷價(jia) 格爭(zheng) 議
監測期間,有關(guan) “促銷價(jia) 格爭(zheng) 議”負麵信息63,757條,占吐槽類信息的1.96%,日均2277條,總體(ti) 趨勢波動上升,10月31日、11月10日、11月13日吐槽集中出現,其中11月10日信息量最高,為(wei) 4635條。話題主要為(wei) 隨意變更優(you) 惠政策、活動臨(lin) 近結束忽然降價(jia) 、不保價(jia) 、誘導消費者取消訂單等問題。
消費維權輿情應對建議
一是平台和商家應瞄準“價(jia) 格力”持續發力。堅持合法合規,挖掘消費者需求,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具性價(jia) 比的商品;同時尋求“服務力”提升,以更優(you) 質的服務和低價(jia) 策略獲取消費者青睞。
二是平台應切實履行管理責任維護市場秩序。一方麵,給予中小商家更多支持,下調服務費用、提供扶持政策、進行專(zhuan) 業(ye) 培訓,激發市場活力。另一方麵,對虛假宣傳(chuan) 、價(jia) 格誤導等行為(wei) 嚴(yan) 格監管,清除直播帶貨亂(luan) 象,提升主播職業(ye) 素養(yang) ,營造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環境。
三是監管部門應持續提升對直播帶貨領域的監管能力和水平。善用科技力量,利用新興(xing) 技術開發監管新手段,進一步加強對平台、主播、商家等的規範管理。警惕“價(jia) 格壟斷”“新式套路”,確保消費者安心消費。
四是媒體(ti) 應在引導消費行為(wei) 和助力消費維權方麵發揮更大作用。通過輿論宣傳(chuan) 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提高消費者辨別意識,增強對誘導消費的抵禦能力;不斷拓寬消費者維權途徑,關(guan) 注社交媒體(ti) 平台消費維權信息,引導幫助消費者理性維權,為(wei) 消費者提供更多權益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