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央廣網評】棚改區新樓9年成危樓 民心工程不能傷民心

發布時間:2023-11-28 08:43:00來源: 央廣網

  近日,總台中國之聲曝光,黑龍江明水縣一棚改小區建成9年即成危樓,用於(yu) 重建的上億(yi) 債(zhai) 券資金兩(liang) 年前便已撥付,新樓重建卻遲遲沒有進展,導致數百住戶陷入“無家可歸”的窘境。(此前報道:黑龍江明水一棚改小區建成9年即成危樓 用於(yu) 重建的上億(yi) 債(zhai) 券資金尚未發揮效益)

  “安居”才能“樂(le) 業(ye) ”,住房是老百姓關(guan) 心的大事。棚戶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本該是惠民利民的好事,何以讓數百戶居民“無家可歸”?其中有諸多疑點值得追問。

  新樓建成9年成D級危樓,如此嚴(yan) 重的工程事故,為(wei) 何至今未能確認責任方?按照常理,工程質量出現嚴(yan) 重問題,無論是施工方還是檢測方、監理方都難辭其咎。對於(yu) 追究責任,無論是走行政審批還是司法調查流程,被鑒定為(wei) 危樓4年後,也都該給外界一個(ge) 交代。就目前情勢而言,隻有盡快查清責任主體(ti) ,對工程責任主體(ti) 嚴(yan) 肅追責,才能順利啟動重建,平複住戶的不滿,廓清輿論的質疑。

  重建新樓為(wei) 何遲遲沒有動工?這是當下最急需解決(jue) 的問題。棚戶區改造關(guan) 乎多方利益,本身是一項複雜、係統的工程,但無論如何複雜,都不是工程一再拖延、擱置的理由。具體(ti) 到本事件,目前來看,工程推進的最大卡點來自小區居民在重建協議簽署上無法達成共識,導致簽約率不到60%,無法啟動拆除。但正如有住戶所說,壓力不能全都推給業(ye) 主一方,相關(guan) 部門要積極協調,在住房公攤麵積、貸款償(chang) 還、代償(chang) 協議條款等方麵給出合理方案,推動問題盡快解決(jue) 。

  眼下,還要做好對數百戶居民的安置、安撫工作。離家已經四年,“居無定所”的數百戶居民期盼著重建新樓、早日回家。報道中提到,當地政府發給每戶每年4800元的臨(lin) 時安置費,而明水縣的租房價(jia) 格每年平均為(wei) 6000元至8000元,居民每年都要添錢租房,有的居民找不到合適住處,搬家就搬了5次。住所成危樓已令人痛心,如今補償(chang) 款、安置過渡費又因為(wei) 協議問題一再被拖延、擱置,對此,當地需要拿出明確的方案和態度,對這些居民給予關(guan) 懷與(yu) 照顧。

  棚戶區改造關(guan) 乎民生、關(guan) 乎民心。麵對當地住戶的不滿、群眾(zhong) 的質疑,當地有關(guan) 部門要高度重視,抓緊啟動調查、督辦,對工程責任方嚴(yan) 肅追責,推進重建工程迅速啟動,同時做好對幾百戶居民的安置、補償(chang) 工作。這一事件也給當地提了個(ge) 醒,惠民利民的好事就要紮紮實實辦好,千萬(wan) 別讓民心工程反倒成了傷(shang) 民心的“民怨工程”。(央廣網特約評論員龐至)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