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國家文物局通報良渚古城及水利係統遺址等考古進展

發布時間:2023-12-01 09:1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30日消息(記者孔穎 劉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文物局29日通報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係統遺址等4項考古最新進展,多角度探尋古代中國,為(wei) 實證我國百萬(wan) 年人類史、一萬(wan) 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堅實支撐。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yu) 浙江省杭州市餘(yu) 杭區,自1936年被發現,曾經曆多輪考古發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王寧遠介紹,現如今已基本完成了整個(ge) 區域的遺址調查工作,確認的遺址從(cong) 原來的135處增加至350餘(yu) 處。

  王寧遠:在良渚稍晚的階段,構建了內(nei) 城、外郭,從(cong) 而使整個(ge) 良渚古城的體(ti) 係完備。

  江蘇常州,也是良渚文化遺址分布的核心區域之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於(yu) 成龍介紹,近年來,通過考古研究發現,常州寺墩遺址呈現出從(cong) 崧澤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時期的文化形態和聚落布局的變遷。

  於(yu) 成龍:以前主要以良渚文化的遺存為(wei) 主體(ti) ,現在發現了大量的崧澤文化晚期的遺存。從(cong) 寺墩的角度看,豐(feng) 富了其內(nei) 涵,延伸了整個(ge) 軸線。

  值得注意的是,良渚遺址和寺墩遺址的考古成果均談及了水利係統。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建國:治水成功以後,對大片區域的農(nong) 田能夠實施灌溉,這樣就保證了糧食產(chan) 品獲得極大的豐(feng) 收。所以治水文明,在長江中下遊地區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華文明在這片區域往前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力。

  此外,發布會(hui) 上也通報了湖北沙洋城河遺址、南島語族起源與(yu) 擴散研究2項考古最新進展。下一步,國家文物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重大課題攻關(guan) ,加強人文社會(hui) 學、現代科技與(yu) 考古學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考古成果社會(hui) 共享。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