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圍繞抗聯“西征”等主題,打造革命文物主題遊徑
央廣網北京12月4日消息(記者 宋雪)近日,國家文物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研究製定了《東(dong) 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並予印發。
《計劃》明確,力爭(zheng) 到202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80周年之際,抗聯文物資源底數進一步摸清,保護管理狀況明顯改善,展示傳(chuan) 承體(ti) 係更加健全,社會(hui) 教育功能有效發揮,偉(wei) 大的東(dong) 北抗聯精神得到更加廣泛的傳(chuan) 承弘揚。
根據《計劃》,東(dong) 北抗聯革命文物(以下簡稱抗聯文物)涵蓋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相關(guan) 的各類遺址遺跡、抗聯將士遺留下的各類遺物遺存,是黨(dang) 領導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鬥爭(zheng) 與(yu) 發展曆程的真實見證,生動詮釋了抗聯將士忠誠於(yu) 黨(dang) 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yi) 、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具有重要的曆史價(jia) 值、紀念意義(yi) 和教育作用。
《計劃》提出,深入開展資源調查。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以東(dong) 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為(wei) 重點,兼及東(dong) 北其他地區,開展抗聯遺址遺跡專(zhuan) 項調查,厘清抗聯文物資源底數和保存狀況。提升抗聯文物保護級別,指導地方及時將新發現的抗聯遺址遺跡依法登記並公布為(wei) 不可移動文物,核定公布一批省級以下文物保護單位,遴選一批重要抗聯文物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動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落實保護抗聯文物的空間管製措施。
推進係統研究與(yu) 價(jia) 值挖掘方麵,《計劃》指出,實施吉林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黑龍江木蘭(lan) 雞冠山東(dong) 北抗聯密營遺址、遼寧中共南滿省委機關(guan) 遺址及三道旺抗聯兵營遺址等重要抗聯遺址的考古調查發掘,充分展現東(dong) 北抗聯軍(jun) 事組織、營地管理和生產(chan) 生活的真實狀況,與(yu) 日寇堅決(jue) 鬥爭(zheng) 和與(yu) 惡劣環境頑強抗爭(zheng) 的光榮曆史。
加大保護力度方麵,《計劃》提出,編製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專(zhuan) 項規劃,實施一批抗聯文物連片保護和整體(ti) 展示項目,全麵消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抗聯遺址的重大險情,有效改善市縣級以下抗聯遺址保護狀況。
《計劃》還提出,提升展示水平,積極構建東(dong) 北抗聯紀念館展示體(ti) 係,推動黑龍江五大連池市博物館、吉林磐石市博物館(磐石市抗日鬥爭(zheng) 紀念館)、遼寧東(dong) 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等抗聯主題紀念場館建設管理運營提質升級,形成“大館帶小館”“1+N總分館”運行管理和協同推進機製。推動綜合性、代表性抗聯曆史博物館、紀念館建設。
此外,《計劃》明確,推動文物旅遊提質升級,推進黑龍江老金溝抗聯防禦工事遺址、大青觀抗聯遺址、李兆麟部隊駐地遺址、遼寧柳木橋抗聯密營遺址等保護性設施建設,改善重要抗聯遺址遺跡環境狀況。推進吉林蒿子湖東(dong) 北抗聯營地、遼寧鄧鐵梅東(dong) 北民眾(zhong) 自衛義(yi) 勇軍(jun) 司令部舊址環境整治,提升抗聯遺址和博物館、紀念館文旅服務設施。完善黑龍江五大連池朝陽山抗聯景區、吉林磐石紅石砬子景區等的基礎設施,推動“抗聯文物+鄉(xiang) 村旅遊+自然風光旅遊+民俗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圍繞抗聯“西征”等主題,打造革命文物主題遊徑,充分發揮東(dong) 北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聯盟暨紅色景區聯盟作用,整體(ti) 推進抗聯文物保護和紅色旅遊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