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假唱風波、柱子票等 演唱會問題頻出火爆背後有隱憂

發布時間:2023-12-27 14:50: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2023年,音樂(le) 演出行業(ye) 全麵複蘇。據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僅(jin) 2023年上半年,全國就舉(ju) 辦了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506場,直接創造了24.97億(yi) 元票房。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甚至成為(wei) 城市旅遊消費“引流”的關(guan) 鍵。大型演唱會(hui) 拉動了文旅增長,也帶來了不少值得集中探討的問題。各部門繼續加大對“黃牛”演出票的限製,在強實名的製度下,演出市場日益規範。

  跨城觀演成趨勢

  一場演唱會(hui) 帶火一座城

  2023年中國大型演唱會(hui) 、音樂(le) 節的成績單是驚人的。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顯示,周傑倫(lun) 今年在海口站的演唱會(hui) ,共吸引15.46萬(wan) 人次觀看,帶動旅遊收入9.76億(yi) 元,光看這個(ge) 數據或許不夠直觀,但它竟然超過了今年海口的“五一”假期旅遊收入,並且是端午假期旅遊收入的3倍,可見其拉動的消費力有多驚人。周傑倫(lun) 天津站演唱會(hui) ,現場觀眾(zhong) 竟高達18.5萬(wan) 人次,而外地觀眾(zhong) 就占了62%,帶動消費30億(yi) 元。

  以上拉動效果在張學友、陳奕迅、林俊傑等老牌或頭部歌手中均有效。這足以看出,一場演唱會(hui) 可以帶火一座城,供需兩(liang) 旺的情況下,人們(men) 開始追著演唱會(hui) 、音樂(le) 會(hui) 外出旅行,“你開到哪,我就走到哪”。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數據也顯示,2023年1-8月演出市場中,跨城觀眾(zhong) 超過60%。張學友演唱會(hui) 成都站的總計觀眾(zhong) 人數12.1萬(wan) 人次,票房總收入2.2億(yi) 元,七成觀眾(zhong) 來自外地。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從(cong) 今年的數據可以看出,大型演出活動能夠起到拉動地區消費的重要作用,也是提高人民群眾(zhong) 幸福感獲得感的有效手段。

  老牌歌手依然“能打”

  唱功實力才是票房保證

  今年的演唱會(hui) 市場異常火熱,但最難搶的票依然屬於(yu) 最頭部的歌手們(men) 。周傑倫(lun) 、林俊傑、張學友、陳奕迅的演唱會(hui) 場場爆滿。歌手伍佰憑借經典曲目和獨特的“KTV式”演唱成為(wei) 今年的最大黑馬,帶動了演出市場的火熱與(yu) 創新。

  不難看出,現場演出考驗的不僅(jin) 是歌手的“流量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展現的實力與(yu) 非凡的唱功。在演出爆棚的情況下,“卷”起來了的歌手們(men) 實現了一番演唱會(hui) 生態圈裏的優(you) 勝劣汰,從(cong) 大部分演唱會(hui) 票房被經典老歌手占據即可看出,隻有流量沒有實力,不足以持續性拉動票房增長。

  如果要為(wei) 今年的演唱會(hui) 挑一個(ge) 亮點,伍佰一定獨占鼇頭。今年以來,伍佰仿佛住進了熱搜和短視頻,“伍佰演唱會(hui) KTV包廂”頻上熱搜,無數段子應運而生。伍佰的演唱會(hui) 開到哪,快樂(le) 就到哪。

  玩笑歸玩笑,伍佰的演唱會(hui) 並非完全由觀眾(zhong) 唱,而隻是一部分傳(chuan) 唱度特別高的歌交由觀眾(zhong) 演唱,而觀眾(zhong) 也樂(le) 於(yu) 為(wei) 此買(mai) 單。隻要他一開口,就是名場麵。當伍佰已經唱到滿頭大汗,當起了“指揮家”,在他“KTV式”表演的背後,依然是不俗的實力與(yu) 對演出舞台的全身心投入。

  演唱會(hui) 問題頻出:

  假唱風波、“柱子票”、演出安全

  全國音樂(le) 市場氛圍濃厚,演唱會(hui) 直接帶動旅遊業(ye) ,成為(wei) 正在蓬勃發展的新業(ye) 態,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係列問題和探討。演唱會(hui) 假唱、舞台安全事故、歌手身體(ti) 狀態不佳,觀演位置與(yu) 價(jia) 格不匹配、演出秩序等問題均受到大眾(zhong) 關(guan) 注。

  在剛剛過去的一段時間裏,“五月天假唱風波”引發全民討論,應該如何去定義(yi) 大型演唱會(hui) 中的“假唱邊界”,成為(wei) 了行業(ye) 內(nei) 外急需探討的問題,墊音是否算假唱?唱跳型舞台又該如何保證表演效果與(yu) 真唱的平衡?更進一步而言,演唱會(hui) 假唱,誰該為(wei) 觀演消費者買(mai) 單和賠償(chang) ?而不久後的楊丞琳演唱會(hui) 上,她的不當言論也引發大家對於(yu) 公共場合明星發言的關(guan) 注,令人深思。

  9月8日,周傑倫(lun) 在天津奧體(ti) 中心體(ti) 育場舉(ju) 行演唱會(hui) ,現場設備突發故障,導致表演用的“能量球”未打開,周傑倫(lun) 被卡在裏麵將近20分鍾,疑似受傷(shang) 。沒過兩(liang) 天,在薛之謙“天外來物”巡回演唱會(hui) 成都站上,薛之謙出現了身體(ti) 抱恙的情況,因無法支撐中途停止。62歲的張學友也在演出現場發生“意外”,在演唱《隻想一生跟你走》時,一度因暈眩跌坐在台上。種種情況引發大眾(zhong) 擔憂,歌手演出應當敬業(ye) ,但前提也需要保證舞台及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今年演出太火,一票難求,票價(jia) 與(yu) 座位不對等也一度成為(wei) 大家議論的話題。花了高價(jia) 去看演唱會(hui) ,結果視線全程被舞美搭建的柱子遮擋,演唱會(hui) “盲選”問題被關(guan) 注,有觀眾(zhong) 建議:演唱會(hui) 應該像電影院買(mai) 票一樣,能看到具體(ti) 位置。

  全麵落實“強實名”管理

  多措並舉(ju) 限製“黃牛”倒賣門票

  今年,大型演唱會(hui) 實現了全麵的“強實名”管理。所謂強實名,就是購票人與(yu) 觀演人必須統一且實名製。購票人在平台購票時填寫(xie) 的身份信息,需與(yu) 進入場館觀演的人一致,進入場館時,通常會(hui) 掃描身份證件以及麵部識別。這樣,就能最大程度限製“黃牛”倒賣門票。

  即便如此,在“強實名”票務管理的當下,依然不乏“搶票難”“搶票貴”的呼聲。有網友表示,“強實名”之後搶到票的幾率並沒有提高,許多熱門場次票依然是“一秒售罄”,並且依然可以向“黃牛”提供身份證等信息進行“代買(mai) ”,但是需要付出比原票價(jia) 更多乃至翻倍的加價(jia) 。

  “搶票難”是今年演唱會(hui) 最值得關(guan) 注的現象之一。伍佰成都站開票瞬間,15萬(wan) 人同時湧入搶票平台,3.5萬(wan) 張薛之謙成都站的演唱會(hui) 門票,共有近110萬(wan) 觀眾(zhong) 在網上爭(zheng) 搶。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依然存在的“搶票難”問題是當前市場井噴和明星效應帶來的,“再加上現在跨城觀演非常頻繁。以前大多數時候是本地觀眾(zhong) 在搶,現在可能是全國人民都在搶。”

  而針對“代買(mai) ”現象,還需要監管部門進一步對工作票進行溯源和登記管理。今年6月,北京就率先開始實行工作票溯源的監管,規定工作票、內(nei) 部票的數量必須控製在總票數的10%以內(nei) ,並對票務進行登記管理,這對打著“內(nei) 購”名義(yi) 來加價(jia) “代買(mai) ”的黃牛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