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五篇大文章” 多家銀行細化“施工圖”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yang) 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多家銀行相關(guan) 負責人近日表示,將聚焦主責主業(ye) ,分階段對標對表持續推進金融發展、高質量服務實體(ti) 經濟,將黨(dang) 中央確定的“路線圖”轉化為(wei) 各自金融機構的未來“施工圖”。
發力科技金融 助力產(chan) 業(ye) 成長
作為(wei) 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著力推動科技與(yu) 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服務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等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
據國家開發銀行首席業(ye) 務官、業(ye) 務發展部總經理劉培勇介紹,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麵,該行支持5G網絡和固定寬帶網絡建設,助力工業(ye) 互聯網建設。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麵,支持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節點等“東(dong) 數西算”工程項目和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劉培勇表示,下一步,國家開發銀行將繼續服務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發展科技金融、數字金融,招商銀行從(cong) 體(ti) 製著手,搭建了科技金融組織架構,在總行層麵成立科技金融領導小組,首批確定了六家重點分行開展科技金融試點,並先後設立15家科技支行。招商銀行公司金融總部總裁侯偉(wei) 榮透露,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結束後,招商銀行迅速將重點分行範圍擴大至11家,2024年還將進一步擴大至20家。
“我行建立了科技企業(ye) ‘資質分’模型,並在此基礎上打造了科技企業(ye) 標準化融資產(chan) 品‘科創貸’,給予注重研發投入、有持續技術產(chan) 出的科技企業(ye) 適度的授信傾(qing) 斜。”侯偉(wei) 榮透露,麵向企業(ye) 普遍存在的“財資管理數字化”和“業(ye) 財融合數字化”轉型需求,該行打造數字化服務“整車交付”的財資管理雲(yun) 產(chan) 品服務,通過多個(ge) 版本滿足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ye) 需求。
記者獲悉,招商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已深耕十多年。目前,該行服務的科技企業(ye) 客戶超13萬(wan) 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服務覆蓋率達60%,近三年IPO科技企業(ye) 的服務覆蓋率達88.4%,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企業(ye) 服務覆蓋率分別為(wei) 93.6%和78.1%,科技企業(ye) 一般性貸款餘(yu) 額突破4200億(yi) 元。
布局綠色金融 加快低碳轉型
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提出,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yu) 促進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ye)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建設美麗(li) 中國先行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
據工商銀行信貸與(yu) 投資管理部主要負責人李奪介紹,該行把綠色金融全麵融入各類金融服務。前瞻調整投融資布局和結構,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節能環保等領域,將企業(ye) 技術、環保、能耗等指標嵌入客戶及項目選擇標準,從(cong) 考核、授權、定價(jia) 、規模、資本等方麵配套差異化政策。不斷拓展綠色金融綜合服務覆蓋麵。例如,在手機銀行中上線個(ge) 人碳賬戶,以綠色積分兌(dui) 換鼓勵綠色消費。持續加強綠色金融產(chan) 品創新,目前該行境外累計發行綠色金融債(zhai) 券199億(yi) 美元,境內(nei) 累計發行800億(yi) 元人民幣綠色金融債(zhai) 券。
在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機構有效識別、監測、防控業(ye) 務活動中的環境、社會(hui) 和治理風險至關(guan) 重要。
“工商銀行積極落實《銀行業(ye) 保險業(ye) 綠色金融指引》有關(guan) 要求,按照‘主動防、智能控、全麵管’路徑,構建了較為(wei) 完善的ESG(環境、社會(hui) 和公司治理)風險管理體(ti) 係。”李奪重點談到了加強氣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他表示,銀行要加強和完善氣候風險識別,其中要積極與(yu) 相關(guan) 研究機構、數據儲(chu) 存機構等對接,從(cong) 數據層麵前瞻了解各地區氣候異常風險變化。圍繞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銀行內(nei) 部要完善基於(yu) 數據和模型的壓力測試體(ti) 係。另外,還要有一整套完善的運行保障機製。
在綠色金融領域,國家開發銀行堅持以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為(wei) 重點,持續支持能源、交通運輸、城鄉(xiang) 建設、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據劉培勇介紹,在能源體(ti) 係綠色低碳轉型方麵,國家開發銀行不斷加大對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的支持力度,助力光伏產(chan) 業(ye) 與(yu)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深度結合,重點支持以沙漠、戈壁、荒漠為(wei) 重點的綠色低碳能源基地項目建設。在低碳交通運輸體(ti) 係方麵,重點支持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物流等領域新建項目和存量升級改造。
深耕普惠金融 服務實體(ti) 經濟
服務實體(ti) 經濟,金融的普惠屬性不能少。作為(wei) 江蘇省最大法人銀行,目前江蘇銀行小微企業(ye) 貸款超6200億(yi) 元,位列城商行首位;普惠小微貸款近1700億(yi) 元,居城商行前列。
江蘇銀行副行長羅鋒介紹,2023年以來該行投放紓困專(zhuan) 項貸款44.3億(yi) 元,為(wei) 企業(ye) 節約成本4400萬(wan) 元;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在近幾年持續下降基礎上,又下降了31個(ge) 基點。此外,主動承擔小微企業(ye) 抵押物評估費、財產(chan) 保險費等費用,2023年為(wei) 超10萬(wan) 家企業(ye) 減免支付手續費1500萬(wan) 元。
“小微企業(ye) 有三大特點,一是企業(ye) 麵廣量大,二是用款短小頻急,三是企業(ye) 特質不同,差異化、個(ge) 性化金融需求比較突出,金融機構運用科技手段就顯得尤為(wei) 重要。”羅鋒說,江蘇銀行聚焦企業(ye) 需求,運用金融科技擴大小微企業(ye) 服務覆蓋麵,提升服務效率,強化數字化產(chan) 品適配。產(chan) 品策略上,針對首貸戶、微貸戶、個(ge) 體(ti) 戶、新市民等群體(ti) ,構建行業(ye) 、區域、客群、行為(wei) 等四大類20項69個(ge) 立體(ti) 式的策略模型,提升服務的精準性;產(chan) 品功能上,采用靈活期限、輕鬆分期等方式,推動小微相關(guan) 產(chan) 品貸款期限、還款方式從(cong) “標準化”向“定製化”升級。
不同於(yu) 長三角地區,青海省地廣人稀、多民族聚居,麵臨(lin) 生態建設任務艱巨、基礎金融服務薄弱的挑戰。作為(wei) “因農(nong) 而生”的地方中小法人銀行,青海省農(nong) 信聯社將普惠金融的重點之一放在如何提升農(nong) 牧民的金融可獲得性上。
青海省農(nong) 信聯社副主任桑任庚透露,其充分利用農(nong) 牧區信用體(ti) 係建設工作,開展“整村授信”工作,通過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投放,有效解決(jue) 農(nong) 牧民貸款難、貸款貴和貸款慢的問題。目前,青海省農(nong) 信聯社為(wei) 全省70%農(nong) 牧戶實現了信用授信,單戶信用貸款額度從(cong) 最初的幾百元、幾千元提升至50萬(wan) 元。此外,青海省農(nong) 信聯社還針對農(nong) 牧民特殊信貸需求,提供“三牲活畜抵押貸”“拉麵貸”“犛牛貸”等,實現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信貸高質量精準投放,推動實現農(nong) 村金融資源“點對點”直達和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麵對麵”對接,增強產(chan) 業(ye) 聯農(nong) 帶農(nong) 的帶動效應,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