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為何公曆2024年比農曆龍年長12天?

發布時間:2024-01-09 14:2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問到底丨為(wei) 何公曆2024年比農(nong) 曆龍年長12天?

  我們(men) 常說一年有365天,這是根據國際通用的公曆,也就是我國民間俗稱的“陽曆”來說的,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即一個(ge) 回歸年的運動周期來製定的。一個(ge) 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天,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發布的日曆資料顯示,公曆2024年為(wei) 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nong) 曆甲辰年(龍年)則是平年,全年共有354天。為(wei) 什麽(me) 公曆2024年比農(nong) 曆龍年多出了12天?

  公曆和農(nong) 曆為(wei) 何有年長的差異?

  為(wei) 何公曆和農(nong) 曆會(hui) 有年長的差異?公曆和農(nong) 曆又是依據什麽(me) 來製定的?從(cong) 古至今,人們(men) 計算時間的方式與(yu) 天文學息息相關(guan) ,通過觀測太陽、地球、月亮等天體(ti) 的運動,來作為(wei) 計算時間的依據。專(zhuan) 家介紹,公曆和農(nong) 曆在天文學上是兩(liang) 種不同的曆法,公曆和農(nong) 曆年長的差異,是因為(wei) 兩(liang) 種曆法依據了不同的天體(ti) 運動規律。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齊銳:公曆是靠觀測太陽的運動來得到的這個(ge) 曆法。因此,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公轉的這個(ge) 周期,我們(men) 天文學上叫回歸年,這個(ge) 長度是公曆年長的決(jue) 定因素。天文學觀測,我們(men) 得知,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天,因此這個(ge) 公曆的年長,就要向這個(ge) 數值去逼近。從(cong) 2024年來看,公曆是閏年,2月有29天,因此它的年長是366天。 農(nong) 曆要考慮月亮的運動,因此,每個(ge) 月它的月長是要看月相的陰晴圓缺的變化周期,朔望月的周期是29天半多一點,因此農(nong) 曆的每個(ge) 月的月長無非就是29天或者是30天,甲辰龍年,它是一個(ge) 農(nong) 曆上的平年,它這一年隻有12個(ge) 農(nong) 曆月,因此年長是354天。

  公曆閏年和農(nong) 曆平年的天數如何計算?

  前麵提到公曆2024年有366天,農(nong) 曆龍年有354天,那麽(me) 這兩(liang) 個(ge) 數字是如何算出來的?公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即一個(ge) 回歸年的運動周期來製定。

  

  一個(ge) 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天,並不是整數,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公曆每4年設置1個(ge) 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wei) 閏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除不盡的年份為(wei)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365天。2024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這裏還有一個(ge) 特殊情況,如果是整世紀年,如1800年、1900年、2100年,可以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仍為(wei) 平年。

  

  農(nong) 曆龍年的天數,農(nong) 曆每個(ge) 月的月長是要看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也就是朔望月,月亮圓缺的一個(ge) 周期稱為(wei) 一個(ge) 朔望月,以從(cong) 朔到下一次朔或從(cong) 望到下一次望的時間間隔為(wei) 長度,平均為(wei) 29.53天。全年12個(ge) 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

  

  即將到來的農(nong) 曆甲辰年沒有閏月,因此是一個(ge) 平年,其對應的公曆日期為(wei) 2024年2月10日至2025年1月28日,共計354天。所以比公曆2024年的366天少了12天。

  農(nong) 曆的平年和閏年如何計算?

  即將到來的農(nong) 曆龍年沒有閏月,是一個(ge) 平年。那麽(me) 農(nong) 曆的平年和閏年又是如何計算的?農(nong) 曆年與(yu) 公曆年之間存在著年長差距,為(wei) 了防止因年長差距造成四季脫節的情況,古人就想出了一個(ge) 辦法。

  為(wei) 了協調公曆與(yu) 農(nong) 曆的年長差距,古人就通過“十九年七閏”置閏方式,在每19個(ge) 農(nong) 曆年中選擇7年設置閏月,使得當年有13個(ge) 月共384天。這就是農(nong) 曆閏年的由來。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齊銳:到了現今,我們(men) 國家的農(nong) 曆的閏年置閏方式,已經不再采用古代的這種方式,是更加科學,簡單地說叫“當閏則閏”。實際上我們(men) 看這個(ge) 字的本意:閏,從(cong) 天文學上講就是多出一個(ge) 的意思,實際上,我們(men) 知道嚴(yan) 格地講是沒有閏年這個(ge) 概念的,有的是閏月和閏日。公曆是什麽(me) ?閏日。它是把2月多加了一天,從(cong) 28天變成29天,因此公曆的2024年應該叫閏日年,簡稱閏年。而農(nong) 曆,它是真正的閏月,就是農(nong) 曆的這一年如果是閏年的話,那這一年就有13個(ge) 月。

  “大月”和“小月”是如何劃分的?

  在一年中,不同的月份天數各不相同,人們(men) 根據月長將不同月份分為(wei) “大月” 和“小月”。那麽(me) “大月”和“小月”是如何劃分的?大小月的劃分方式與(yu) 天文學之間是否存在聯係?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齊銳:公曆的“大月”和“小月”完全是人為(wei) 來規定的,公曆的“大月”是31天,“小月”是30天,這個(ge) 和天文上的太陽月亮地球的運動規律沒有任何關(guan) 係,它是純人為(wei) 定義(yi) 的一個(ge) 量。

  專(zhuan) 家介紹,農(nong) 曆月長的規定與(yu) “定朔”的概念相關(guan) 。定朔,也就是將太陽與(yu) 月亮合朔的日子定為(wei) 每月的初一。此時,日月在黃道上處在同樣的經度。太陽與(yu) 月亮兩(liang) 次合朔之間相隔29天或30天,即為(wei) 農(nong) 曆的月長。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齊銳:地球圍繞太陽運動以及月亮圍著地球運動,這兩(liang) 個(ge) 運動都不是勻速的運動,它們(men) 的軌道都是橢圓的,也就造成了每個(ge) 月的月長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們(men) 隻能認初一是在哪一天,那麽(me) 下一次(初一)出現我們(men) 就定為(wei) 下個(ge) 月的初一,這中間是29天還是30天要根據天文觀測來決(jue) 定。我們(men) 如何知道今年或者明年農(nong) 曆的這個(ge) 月是“大月”還是“小月”呢?一定要看權威機構發布的年曆。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