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南北換禮”帶火多地特色農產品——土特產亮出不少“隱藏款”

發布時間:2024-01-25 14:2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期,隨著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等地冰雪旅遊進入旺季,以黑龍江、廣西兩(liang) 地遊客互換砂糖橘、蔓越莓特產(chan) 禮品為(wei) 代表,國內(nei) 南北各省份互贈特產(chan) 帶動了多款“隱藏土特產(chan) ”走俏,如黑龍江蔓越莓、四川魚子醬、貴州抹茶、安徽鵝肝等,也引發消費者對這些“隱藏款”特產(chan) 的關(guan) 注。

  “隱藏款”特產(chan) 為(wei) 何能“出圈”?如何抓住機遇,做強農(nong) 村土特產(chan) ,擦亮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品牌?

  “一朝成名天下知”

  ——隨著春節臨(lin) 近,在年節消費升溫、跨省旅遊火熱等因素推動下,許多“隱藏款”特產(chan) 進入公眾(zhong) 視野

  近期,11名廣西兒(er) 童到黑龍江哈爾濱等地研學,由於(yu) 身著橘黃色外衣,被網友冠以“小砂糖橘”稱號。為(wei) 回饋東(dong) 北朋友對“小砂糖橘”的照顧,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將滿載砂糖橘和武鳴沃柑的“愛心回禮”發往哈爾濱。同時,黑龍江省撫遠市的10萬(wan) 盒蔓越莓也發往南寧市,由當地商務部門向市民免費發放。

  雲(yun) 南的1萬(wan) 份鬆茸餅幹和1萬(wan) 盒鮮花餅、廣西桂林的柚子、貴州的折耳根和洋芋、四川的魚子醬……隨各地遊客一同前往哈爾濱的,還有各地土特產(chan) ,其中就包括一些人們(men) 不太熟悉的“隱藏款”特產(chan) ,使這次禮品互贈成為(wei) 一場全民熱議的“農(nong) 業(ye) 大摸底”。

  “最近到了采購年貨的時候,我看到各地遊客互贈禮品,認識了很多‘隱藏款’特產(chan) 。”上海市民王欣說:“我經常買(mai) 進口商品,知道法國鵝肝、加拿大蔓越莓、俄羅斯魚子醬、澳大利亞(ya) 龍蝦、日本抹茶等‘洋特產(chan) ’,沒想到國內(nei) 都有‘平替’,‘土特產(chan) ’一點也不‘土’。”

  低調的“隱藏款”特產(chan) ,何以“一朝成名天下知”?其實,在消費者視線之外,“隱藏款”特產(chan) 早已開始積蓄力量。

  產(chan) 量占全國抹茶總產(chan) 量的1/4、培育出全國最大的抹茶企業(ye) 、帶動數萬(wan) 名茶農(nong) 致富……貴州抹茶產(chan) 業(ye) 正拔節生長。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大片茶樹隨坡鋪展、層層疊翠。梵淨山腳下,坐落著貴茶集團投資建成的貴州銅仁貴茶茶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產(chan) 業(ye) 園,其中就有世界最大的單體(ti) 抹茶精製車間。

  “貴州抹茶的質量和產(chan) 量都在快速發展。”貴州貴茶集團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貴州兼具低緯度、高海拔、少日照、多雲(yun) 霧等氣候條件,適宜茶樹生長。如今,該集團耗時多年研發生產(chan) 的高品質抹茶,獲得了國際消費者廣泛認可,“歐標抹茶”產(chan) 品暢銷海外市場。

  厚積薄發是這些“隱藏款”特產(chan) 的共同點。“皖西白鵝”飼養(yang) 曆史悠久的安徽六安,通過引進原產(chan) 於(yu) 法國的“朗德鵝”,實現朗德鵝鵝肝年產(chan) 量超3800噸,占全國鵝肥肝產(chan) 量三成以上;四川雅安借助優(you) 質冷水資源,推動鱘魚養(yang) 殖業(ye) 異軍(jun) 突起,魚子醬年產(chan) 量超50噸,遠銷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此次互贈特產(chan) 的“主角”黑龍江省撫遠市,早在2014年就從(cong) 北美引進蔓越莓,種植麵積超4200畝(mu) ,已成為(wei) 全國最大的蔓越莓種植基地。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曹慧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南北換禮推動眾(zhong) 多“隱藏款”特產(chan) 進入大眾(zhong) 視野,一方麵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紅利不斷釋放的結果,另一方麵也體(ti) 現出“文旅搭台、經濟唱戲”的作用。“近年來,陝西西安、山東(dong) 淄博、黑龍江哈爾濱等地的經驗表明,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能夠有效帶動區域經濟整體(ti) 發展。”曹慧說。

  “酒香也怕巷子深”

  ——由於(yu) 產(chan) 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不注重差異化營銷等原因,不少名優(you) 特產(chan) 因缺少知名度而無法發揮其潛力

  “一朝成名”之前,許多土特產(chan) 也曾經曆“無人問津”的狀況。

  “四川、重慶位於(yu) 西部內(nei) 陸,竟然出產(chan) 龍蝦、魚子醬”“高大上的法式鵝肝,原來是安徽特產(chan) ”“以前隻聽說過日本抹茶,現在才知道貴州抹茶也很‘能打’”……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坦言,此前對這次“火出圈”的許多土特產(chan) 聞所未聞。許多網友也感慨,本省“隱藏款”特產(chan) “藏得太深”,自己作為(wei) 本地人也鮮有所聞。

  “隱藏款”特產(chan) 在“火了一把”的同時也引發思考:不少農(nong) 副產(chan) 品在當地的種植、養(yang) 殖曆史並不短,有些甚至有上百年之久,什麽(me) 原因導致它們(men) 未能廣為(wei) 人知?

  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副院長韓俊友認為(wei) ,中國幅員遼闊、物產(chan) 豐(feng) 富,各地有種類繁多的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一些特產(chan) 未形成全國性品牌效應實屬正常。這些特產(chan) 雖然為(wei) 當地創造了經濟效益,但作為(wei) 原料和初級產(chan) 品,此前沒能在全國範圍內(nei) 打響品牌。

  專(zhuan) 家指出,由於(yu) 產(chan) 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低、不注重差異化營銷等原因,不少名優(you) 農(nong) 副產(chan) 品因缺少知名度而無法發揮其潛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許多特產(chan) 沒擦亮品牌,一是由於(yu) 產(chan) 品標準化程度低,沒有形成規模效應,難以大量供給市場,消費者日常見不到;二是農(nong) 產(chan) 品易受冷藏保鮮等條件約束,銷售半徑有限;三是經營主體(ti) 市場影響力不足,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導致議價(jia) 權較低、營銷渠道受製於(yu) 人。”曹慧說。

  據介紹,目前多數地方農(nong) 副特產(chan) 的產(chan) 業(ye) 形態仍以原料生產(chan) 和初級加工為(wei) 主,“貼牌”式生產(chan) 比較多見。比如一包混合堅果,消費者隻知道品牌是什麽(me) ,但腰果是哪的、核桃是哪的、巴旦木是哪的,很少有人關(guan) 注。

  “主要還是產(chan) 業(ye) 鏈條有待延伸。”曹慧認為(wei) ,由於(yu) 市場化、產(chan) 業(ye) 化程度低,許多土特產(chan) 即使從(cong) 原料加工成初級產(chan) 品,也停留在“貼牌”階段,無法形成被消費者廣泛接受的品牌。她說:“從(cong) 市場化的角度看,土特產(chan) 需要從(cong) ‘產(chan) 品’變成‘商品’;從(cong) 產(chan) 業(ye) 化的角度看,則需要從(cong) ‘產(chan) 品’邁向‘產(chan) 業(ye) ’。這中間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此外,缺少人才和龍頭企業(ye) 也是大問題。“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鼓勵區域公共品牌發展,其中就包括人們(men) 熟知的五常大米、柳州螺螄粉等,但是塑造品牌的主體(ti) 還是企業(ye) ,尤其是擁有龐大銷售網絡、成熟營銷渠道的大型企業(ye) 。”曹慧認為(wei) ,許多地方名優(you) 特產(chan) 品牌實力較弱,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大中型企業(ye) 和平台帶動。同時,一些地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麵臨(lin) 著較為(wei) 嚴(yan) 重的人才流失問題,農(nong) 副產(chan) 品所急需的懂經營、會(hui) 營銷的專(zhuan) 業(ye) 化人才供不應求。

  “常將有日思無日”

  ——抓住短時內(nei) 的“出圈”機遇,通過提升供給水平、豐(feng) 富產(chan) 品內(nei) 涵等,長久釋放“隱藏款”特產(chan) 的品牌效應

  土特產(chan) 如何避免從(cong) “一朝成名”到“曇花一現”?

  韓俊友認為(wei) ,應當看到“隱藏款”特產(chan) 背後蘊含的巨大品牌價(jia) 值。各地特產(chan) 應把握住“出圈”機遇,積極擁抱互聯網。同時,也要堅守初心、保證品質,讓“隱藏款”特產(chan) 不再隱藏。

  特產(chan) 的品牌價(jia) 值有多重要?以“寧波湯圓”為(wei) 例,早年由於(yu) 缺少地理標誌等品牌保護,其市場曾長期被外地廠商主導。

  為(wei) 讓“寧波湯圓不姓甬”的尷尬不重演,浙江省寧波市有關(guan) 部門和企業(ye) 站出來為(wei) 土特產(chan) “撐腰”。在寧波市江北區慈城古鎮,慈城年糕借助旅遊業(ye) “快車”贏得遊客喜愛;餘(yu) 姚市依托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通過培育榨菜全產(chan) 業(ye) 鏈,實現品牌價(jia) 值超73億(yi) 元;慈溪市提升農(nong) 業(ye) 冷藏保鮮功能,通過錯峰、錯時、跨季銷售增強蜜梨產(chan) 品市場議價(jia) 權,實現優(you) 質優(you) 價(jia) ;海曙區藺草產(chan) 業(ye) 從(cong) 簡單的種植加工向產(chan) 業(ye) 鏈高端攀升,融入竹、藤、皮等原料,創新推出箱包、榻榻米、瑜伽墊等產(chan) 品。

  如今,寧波名優(you) 特產(chan) “群星閃耀”:鎮海番茄、北侖(lun) 花卉、鄞州雪菜、奉化水蜜桃、寧海望海茶、象山梭子蟹……近年來,浙江省寧波市大力發展名優(you) 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種植養(yang) 殖,一大批土特產(chan) 擦亮名片、打出品牌,入選浙江省名優(you) “土特產(chan) ”百品榜。

  網絡流量總要退潮,更須“將有日思無日”。如何像寧波這樣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應從(cong) 土、特、產(chan) 三個(ge) 方麵提升供給水平、豐(feng) 富產(chan) 品內(nei) 涵。

  “一些土特產(chan) 目前隻能做到‘土’,在‘特’和‘產(chan) ’方麵還有待提高。”曹慧認為(wei) ,“土”即挖掘鄉(xiang) 土資源,“特”即打造特色品牌,“產(chan) ”即培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

  打造特色品牌——各地的農(nong) 副產(chan) 品應從(cong) 品牌溢價(jia) 中尋找附加值,以產(chan) 品差異化的良性競爭(zheng) 取代產(chan) 品同質化的低價(jia) 競爭(zheng) ,走出因地製宜、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政府、企業(ye) 、集體(ti) 和農(nong) 戶應形成合力,推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相互協調,提高土特產(chan) 的競爭(zheng) 力。

  培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形成產(chan) 業(ye) ,品控最難。某一棵果樹每一年、每一茬的果子都不同,隻有做到生產(chan) 規範化、產(chan) 品標準化,消費需求才有黏性。”專(zhuan) 家認為(wei) ,應在特定區域內(nei) 圍繞某一項優(you) 勢產(chan) 品,繼續推動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等形式的產(chan) 業(ye) 集聚,放大規模效應。

  此外,還要補齊儲(chu) 藏、運輸、銷售等方麵的短板弱項。“一方麵,要強化配套設施建設,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提質增效做好保障;另一方麵,要拓展包括互聯網在內(nei) 的多元化營銷渠道,通過拓展營銷渠道、加強產(chan) 品宣傳(chuan) 等,不斷破解新的流量密碼,長久釋放‘隱藏款’特產(chan) 的品牌效應。”曹慧說。(記者 汪文正)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