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殷墟博物館新館2月26日開館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

發布時間:2024-02-19 14:14: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9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的相關(guan) 情況。位於(yu) 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新館將於(yu) 2024年2月26日對公眾(zhong) 開放。

  

  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建成開放,既是殷墟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全麵梳理總結和全方位呈現,也是新時代殷墟保護利用工作的一個(ge) 新起點,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yi) 。殷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ge) 有文獻可考、為(wei) 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也是我國考古發掘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遺址,被譽為(wei) 中國現代考古學的搖籃。

  

  殷墟博物館新館展廳麵積約2.2萬(wan) 平方米,將展出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屬於(yu) 首次亮相,一係列考古新成果屬於(yu) 首次展示。

  

  新館的建設,致敬殷墟90餘(yu) 年的豐(feng) 碩考古成果和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學家,致敬中國考古學百年輝煌。新館是殷墟考古和商文明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集中展示了青銅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0件考古出土文物,讓觀眾(zhong) 能夠走進甲骨文和文獻中的“大邑商”。新館設有“探索商文明”“偉(wei) 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3個(ge) 基本陳列和4個(ge) 專(zhuan) 題展覽、1個(ge) 特色沉浸式數字展,圍繞商文明這一主題,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軍(jun) 事、農(nong) 業(ye) 、手工業(ye) 、文字、都邑建設等方麵的偉(wei) 大成就,將文物、文獻、甲骨記載與(yu) 人工智能、多媒體(ti) 等數字技術相結合,透物見人見事,讓觀眾(zhong) 更直觀感受商文明的魅力。

  

  此次有不少文物是首次亮相,諸如集中展示的商代中期的青銅器,成組展示的亞(ya) 址墓、馬危墓等隨葬器物,集中展示110餘(yu) 片花園莊東(dong) 地H3甲骨窖藏坑出土甲骨;還有全部的亞(ya) 長墓出土文物,通過多學科研究和科技考古手段,還原了三千年前商代將軍(jun) 的戎馬一生;這次還集中展示了殷墟出土的23輛馬車,展現了當時車轔轔馬蕭蕭的壯觀景象。大量精美絕倫(lun) 的文物,從(cong) 不同的角度展現出三千多年前青銅文明的鼎盛麵貌,也讓觀眾(zhong) 近距離感受商代巧奪天工的技術工藝。

  

  新館融入考古遺址公園與(yu) 現代城市的整體(ti) 環境,科技成色十足,不僅(jin) 建築設計遵循低碳綠色原則,而且建設有科技考古實驗室、高標準文物展廳、文物庫房等,將承擔考古研究、文物修複、科技檢測、研學教育、遊客服務等方麵功能,為(wei) 殷墟科技考古和文物的研究、保存、展示提供高標準的設施條件。是新時代遺址博物館建設的又一代表力作。

  

  殷墟博物館開通網上預約窗口服務平台,采取分時段錯峰限流參觀方式,以滿足更多遊客需求。開館時間:8:30—17:30(16:30停止售票),全年無休(臨(lin) 時公告閉館除外)。

  19日新聞發布會(hui) 後,將從(cong) 2月22日早上8時起,麵向公眾(zhong) 提前開放預約。

  

  (總台央視記者 田雲(yun) 華 李崢 閆洪 李恩浩)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