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 三地經濟總量連跨5個萬億元台階

發布時間:2024-02-23 15:42:00來源: 央視新聞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交上一份優(you) 異的成績單。京津冀三地經濟總量連跨5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2023年三地經濟總量達到10.4萬(wan) 億(yi) 元,是2013年的1.9倍,區域整體(ti) 實力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這是記者22日從(cong)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效新聞發布會(hui) 了解的信息。

  北京市協同辦副主任、京津冀聯合辦常務副主任劉伯正表示,十年來,北京牢牢牽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深入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zhuan) 項行動,退出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超3000家,疏解升級區域性專(zhuan) 業(ye) 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ge) ,利用拆違騰退空間實施綠化超9200公頃,城鄉(xiang) 建設用地減量130平方公裏。北京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chan) 業(ye) 新設經營主體(ti) 占比由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3年的66.1%。

  雄安新區繪就“未來之城”新畫卷。劉伯正表示,雄安新區“1+4+26”規劃體(ti) 係和“1+N”政策體(ti) 係基本建立,292個(ge) 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500多億(yi) 元。“四縱三橫”高速公路和對外骨幹路網全麵建成,京雄城際和雄安站建成投運。首批疏解央企總部建設進展順利,北京交通大學等4所高校雄安校區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開工建設,央企在雄安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麵拉開,保持千億(yi) 級投資強度。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shu) 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三大文化建築亮相,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東(dong) 六環路入地改造全麵提速,城市副中心承載力和吸引力穩步增強。北京市級機關(guan) 兩(liang) 批集中搬遷工作順利收官,61家北京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ye) 實現落戶。

  協同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協作是京津冀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記者了解到,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3年的71.2億(yi) 元增長至2023年的748.7億(yi) 元,年均增長率26.5%。中關(guan) 村企業(ye) 在津冀兩(liang) 地設立分支機構超1萬(wan) 家。北京企業(ye) 對津冀兩(liang) 地企業(ye) 投資4.9萬(wan) 次,投資總額2.3萬(wan) 億(yi) 元,“北京研發、津冀製造”模式加速形成,確定“六鏈五群”產(chan) 業(ye) 協同新格局,繪製生物醫藥等6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圖譜。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