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如何影響未來生活
生活在深圳、成都、合肥等地的居民現在抬頭看看天空,不時能看到無人機、無人駕駛航空器、直升機忙忙碌碌:送餐送血、觀光遊覽、短距通勤……
低空經濟正在改變我們(men) 的生活圖景。未來低空經濟會(hui) 如何發展?記者近期走訪多地,尋找“天空的答案”。
低空如何成就經濟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wei) 依托,以各種有人駕駛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wei) 牽引,輻射帶動相關(guan) 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麵垂直距離在1000米以內(nei) 的空域。
“低空空域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創院理事長沈向洋說,低空空域有著比地麵交通更高維度、更豐(feng) 富多樣的產(chan) 業(ye) 和應用前景,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想象空間;萬(wan) 億(yi) 元級的產(chan) 業(ye) 規模,亟待開拓發展。
2021年2月,低空經濟首次寫(xie) 入《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ye) 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強調,鼓勵發展與(yu) 平台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日前表示,近年來,民航局推進建設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ti) 係,推動簡化低空飛行計劃申報和審批,改善通航運行環境;支持地方設立20個(ge) 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推動企業(ye) 在江西、廣東(dong) 、陝西、四川等地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
記者注意到,低空經濟也成為(wei) 多地產(chan) 業(ye) 規劃的關(guan) 鍵詞,相關(guan) 扶持政策陸續出台。
全國首個(ge) 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省四川以低空改革試點推進低空運行管理機製創新,組建協同運行中心,劃設低空“試驗田”,“放管服”結合,簡化審批流程。在成都試驗區,低空飛行從(cong) 原先的飛行前1周的申請,縮短到飛行前1小時的報備。
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安徽省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加快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特別提出加快合肥、蕪湖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高地建設,拓展低空產(chan) 品和服務應用場景。
深圳出台《深圳市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促進條例》等,從(cong) 政策、法律等多方麵為(wei) 深圳先行先試製定民用無人機管理規則和運行標準、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場景創新產(chan) 業(ye) 加速
政策、市場等利好因素正助推我國低空經濟技術不斷突破,應用場景持續拓展。不經意間,天空已經越來越“忙”了。
合肥駱崗公園曾是合肥駱崗機場舊址。2月24日元宵節,12架億(yi) 航智能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EH216-S在駱崗公園騰空而起,為(wei) 慶祝佳節的市民們(men) 奉上一場絢麗(li) 的編隊飛行表演。
兩(liang) 個(ge) 月前,EH216-S飛行器搭載乘客,在駱崗公園完成商業(ye) 首飛演示。除駱崗公園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常態化運營之外,合肥市還計劃在天鵝湖等景區開設空中觀光飛行航線與(yu) 服務。
2月27日,峰飛航空科技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完成深圳至珠海的跨海跨城首次演示飛行,將兩(liang) 地約2小時的地麵行駛時間縮短至20分鍾。據運營機構測算,eVTOL航空器使用和維護成本低於(yu) 直升機,這條航線未來投入商業(ye) 化運營,價(jia) 格預計為(wei) 每位乘客200至300元。
無人機在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中占據重要地位,而我國無人機產(chan) 業(ye) 鏈條成熟完備,是發展低空經濟的獨特優(you) 勢。
在深圳市寶安區中心血站旁設立的無人機起降點,搭載著血液和血液製品的豐(feng) 翼無人機不時騰空而起,飛往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鬆崗人民醫院等7家醫院。
血站業(ye) 務科主任劉永梅表示,2023年3月啟用無人機運輸以來,配送已超過2000單。相比傳(chuan) 統地麵交通,無人機運輸更快更精確;特別是距離較遠的醫院,可以節省一半以上時間,大大縮短了急救用血運送等候時長。
春節期間,餐飲配送需求急劇上升,聯合飛機集團在安徽蕪湖推出“聯飛快送”,通過無人機配送年夜飯和節日期間餐食,為(wei) 消費者帶來新體(ti) 驗。
據賽迪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24年我國無人機產(chan) 業(ye) 發展形勢展望》,2024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預計可達2100億(yi) 元。
“通航+旅遊”融合同樣發展出新業(ye) 態。
依托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四川消費類飛行市場火熱。都江堰川協1號空域因可以“近眺青城山,俯瞰都江堰”,成為(wei) 國內(nei) 跳傘(san) 圈新寵。社交媒體(ti) 上,眾(zhong) 多以青城山跳傘(san) 為(wei) 話題的體(ti) 驗視頻和攻略收獲大量點讚。據統計,四川全省消費類飛行量逐年攀升,累計飛行14.9萬(wan) 架次、2.77萬(wan) 小時,直接產(chan) 值超過1億(yi) 元。
“短板”補齊 “飛天”可期
據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yi) 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wan) 億(yi) 元。
低空經濟是產(chan) 業(ye) 發展新賽道、經濟增長新引擎,這已成為(wei) 政府、行業(ye) 、企業(ye) 的共識。目前,低空經濟領域尚處於(yu) 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提升保障措施、強化市場開發力度。
深圳市物流行業(ye) 協會(hui) 副會(hui) 長周文清認為(wei) ,不同於(yu) 成熟的高空飛行,低空空域在管理主體(ti) 、管理模式、協同機製等方麵均存在欠缺,建議通過立法和出台相應的政策,為(wei) 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協同、管控、標準、監管等一係列問題指明方向。
走訪中,不少企業(ye) 和機構坦言,保障措施欠缺也是低空高飛的障礙之一。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低空基礎設施是各類低空經濟活動的關(guan) 鍵載體(ti) ,盡快建設完備的起降場所、飛行服務基地、地麵通信設施和數字空域係統,將進一步減輕企業(ye) 負擔,為(wei) 低空經濟發展顯著提速。
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專(zhuan) 家指導委員會(hui) 主任範恒山認為(wei) ,應在推進體(ti) 製創新的基礎上,從(cong) 供給與(yu) 需求兩(liang) 端入手,以產(chan) 業(ye) 拓展、產(chan) 品服務質量的提升為(wei) 著力點,不斷開拓低空經濟的發展空間。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可因地製宜鼓勵開發開放低空物流、通航運輸、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不斷豐(feng) 富應用場景;同時,加強對消費和使用端的引導,降低消費門檻,提升消費體(ti) 驗,讓“低空+”真正融入社會(hui) 生產(chan) 和人民生活。(記者 毛思倩 馬姝瑞 謝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