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春日“豐”光美如畫 設施農業助增收

發布時間:2024-03-25 15:31:00來源: 央廣網

  棚外春寒料峭,棚內(nei) 春色滿園。走進內(nei) 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潘家灣村,25棟種植大棚裏,一朵朵形態可愛的羊肚菌爭(zheng) 相破土而出,撐起褐色的“小傘(san) ”,肉嘟嘟地“站”在濕潤的菌田中,鮮嫩肥美、長勢喜人。

  這些菌棚是潘家灣村負責人吳雲(yun) 傑率先種植的試驗田。近日,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在這裏舉(ju) 辦“羊肚菌種植技術”現場培訓及交流觀摩會(hui) 。邀請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為(wei) 當地五十多名意向種植戶作講解。

  “有的村民也要跟我種植,我沒有同意,因為(wei) 一畝(mu) 地前期投入一萬(wan) 多,風險太大,不能讓村民和我一起擔風險,等我試種成功後再帶領村民一起種植。”當地技術人員介紹,這些羊肚菌要不了多久便可以上市,吳雲(yun) 傑懸著的心終於(yu) 放下了。他準備帶領全村種植戶共同發展奔向致富之路。

  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立足鎮情實際和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加快發展食用菌特色產(chan) 業(ye) ,引進經濟效益明顯、市場前景廣闊的羊肚菌產(chan) 業(ye) ,通過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將原來的“設施農(nong) 業(ye) ”轉變為(wei) “科技農(nong) 業(ye) ”,促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提質增產(chan) 。

  在菠菜種植設施農(nong) 業(ye) 大棚裏,務工群眾(zhong) 忙著采摘豐(feng) 收的菠菜,成方連片的菠菜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務工群眾(zhong) 緊張有序地采收成熟的菠菜,經收割、稱重、捆紮之後,一捆捆菠菜整齊地碼放在箱子裏,整裝待發,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天山鎮設施農(nong) 業(ye) 涉及7個(ge) 行政村組,共有設施農(nong) 業(ye) 大棚七百多棟,潘家灣村、繼先村兩(liang) 村共有標準溫室大棚400餘(yu) 棟,其餘(yu) 分布道爾其格、太平莊和三山等村,逐漸形成了一條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綠色產(chan) 業(ye) 鏈。為(wei) 加快推動設施農(nong) 業(ye) 發展步伐,天山鎮黨(dang) 委政府拓展思維模式,通過外出考察開闊眼界、分類包裝提高品質、發展電商拓寬銷路、綠色認證注冊(ce) 商標、技術培訓培育人才等方式,以潘家灣村帶動全鎮設施農(nong) 業(ye) 高效發展。

  天山鎮設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起步早,資源相對集中,依托便利交通條件,近幾年投資打造了以潘家灣項目園區為(wei) 基礎的倉(cang) 儲(chu) 物流、電商平台、快速檢測中心,逐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同時,天山鎮將以潘家灣設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為(wei) 中心,規劃發展集中連片的香菇企業(ye) 。整合各村資源,將各村有意向發展的設施農(nong) 用地,通過招商等方式,引入企業(ye) ,新建農(nong) 業(ye) 大棚,因地製宜發展舍飼精養(yang) 、花卉種植,香菇培育等。(畢科新)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