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2024年強基計劃報考進行中

發布時間:2024-04-11 14:06: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10日消息(記者 吳佳怡)近日,多所高校發布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什麽(me) 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專(zhuan) 業(ye) 範圍有哪些?近日,微言教育針對“2024年強基計劃報考流程及常見問題”進行了解讀。

  什麽(me) 是強基計劃?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hui) 精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yang) ,教育部在深入調研、總結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製定出台了《關(guan) 於(yu) 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在確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jia) 模式,逐步建立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yang) 的有效機製。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強基計劃選拔什麽(me) 樣的人才?

  強基計劃指導思想和原則是服務國家戰略,招收一批有誌向、有興(xing) 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zhuan) 門培養(yang) ,為(wei) 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主要選拔有誌於(yu)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you) 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強基計劃招生專(zhuan) 業(ye) 範圍有哪些?

  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曆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招生。聚焦高端芯片與(yu) 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guan) 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hui) 科學領域。高校會(hui) 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zhuan) 業(ye) ,並建立學科專(zhuan) 業(ye) 的動態調整機製,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zhuan) 業(ye) 。

  強基計劃試點院校範圍有哪些?

  強基計劃起步階段,在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範圍內(nei) 遴選高校開展試點。

  高校向教育部申請並提交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招生和人才培養(yang) 一體(ti) 化方案。教育部組織專(zhuan) 家綜合考慮高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ang) 質量、科研項目及平台建設情況、招生和人才培養(yang) 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則,研究確定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專(zhuan) 業(ye) 和規模。

  試點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複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dong) 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dong) 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ye) 大學、蘭(lan) 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dong) 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

  強基計劃報考流程

  3月底至4月,簡章公布,網上報名。

  6月,考生參加統一高考。

  高考後、7月4日前,各省(區、市)提供高考成績;高校確定考核名單並組織考核。

  7月5日前,高校折算綜合成績,擇優(you) 錄取。

  (日程安排如有變動,請以高校公布的最新信息為(wei) 準)

  強基計劃的錄取方式是怎樣的?

  強基計劃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維度考核評價(jia) 考生的招生模式。這裏提到了兩(liang) 種模式:

  一是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後,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jia) 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於(yu) 85%),根據考生填報誌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

  二是對於(yu) 極少數在相關(guan) 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高校製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並提前向社會(hui) 公布。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後,由高校組織相關(guan) 學科領域專(zhuan) 家對考生進行嚴(yan) 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hui) 核準後予以破格錄取。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yu) 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製分數線(合並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後,高校如何培養(yang) ?

  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單獨製定培養(yang) 方案,采取導師製、小班化等培養(yang) 模式。建立激勵機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ye) 優(you) 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麵予以優(you) 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yang) 模式。推進科教協同育人,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yang) 機製。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guan) 學科之外的專(zhuan) 業(ye) 就讀。

  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區別?

  “強基計劃”是教育部在深入調研、總結高校自主招生十六年試點經驗,充分借上海等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成果的基礎上,製定出台的。與(yu) 以往自主招生相比,強基計劃取消論文、專(zhuan) 利等作為(wei) 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將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錄取”改為(wei) “基於(yu) 統一高考的多維度考核評價(jia) ”,按綜合成績重新排序、擇優(you) 錄取。

  對此,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明確解釋,強基計劃和原自主招生計劃有五個(ge) 方麵的區別:

  一是選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誌於(yu)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you) 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二是招生專(zhuan) 業(ye) 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zhuan) 業(ye) 範圍;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曆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安排招生。

  三是入圍校考的依據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guan) 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guan) 高校可製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hui) 公布。

  四是錄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yu) 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jia) 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cong) 高到低順序錄取,體(ti) 現對學生更加全麵的考查。

  五是培養(yang) 模式不同。相關(guan) 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yang) 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製,並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yang) 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yang) 良性互動。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