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26條重量級金融支持政策“落戶”大灣區 構建粵港澳地區融合新格局再“加力”

發布時間:2020-05-18 14:47:00來源: 中國金融新聞網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一年多後,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證監會(hui) 、外匯局發布《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cong)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ye) 對外開放、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範跨境金融風險五個(ge) 方麵提出26條具體(ti) 措施。5月15日,《意見》發布和工作部署會(hui) 議在廣州召開。

  “《意見》的發布顯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並未因疫情的影響而放緩,彰顯了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鮮明態度和決(jue) 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發布會(hui) 上指出,《意見》將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注入經濟增長新動能,為(wei) 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

  綱領性文件帶來哪些影響

  總體(ti) 來看,《意見》是在前期一係列政策基礎上進一步的創新與(yu) 突破。興(xing) 業(ye) 研究報告指出,《意見》中部分措施在此前《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匯發〔2019〕28號)、《關(guan) 於(yu) 外匯管理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發展的通知》(粵匯發〔2020〕15號) 等政策中已經落地,包括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簡化外債(zhai) 注銷登記、簡化資本項下境內(nei) 資金支付程序、擴大跨境資產(chan) 轉讓業(ye) 務試點、支持非投資性企業(ye) 開展股權投資試點(由上海自貿區推廣到全國) 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也談到,《意見》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guan) 金融內(nei) 容的進一步細化,同時又在新的形勢下增加了粵港澳建設進程中需要金融支持的新內(nei) 容,是政策集成創新的典範,具有重要意義(yi) 。

  他續稱,《意見》的出台有三方麵重大意義(yi) :一是表明了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堅定不移支持重大區域發展的決(jue) 心。二是提升跨區域金融服務水平是當前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關(guan) 鍵保障。三是表明了國家堅定不移推動金融開放取得更大成效的信心。《意見》立足於(yu) 通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特別是通過對港澳加大開放助力打造高質量開放新標杆和新樣板。

  另外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撰文指出,深圳作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意見》的出台進一步推進了金融開放創新試點,為(wei) 深圳更好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推進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指明了方向,開拓了空間。同時,也為(wei) 深圳在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建設,豐(feng) 富“一國兩(liang) 製”事業(ye) 發展新實踐,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今年2月,《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意見》已落地。時隔三個(ge) 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再次發布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至此,兩(liang) 大重點區域都有明晰且強大的政策框架與(yu) 細則,為(wei) 下一步區域發展指明方向。

  重點:理財通、人民幣跨境使用、銀證保對外開放……

  作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持綱領性文件,《意見》都有哪些亮點呢?

  《意見》圍繞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出多項舉(ju) 措,在傳(chuan) 統貿易、貿易新業(ye) 態和保險業(ye) 務跨境收支等方麵簡化匯兌(dui) 管理,大力提升本外幣兌(dui) 換和使用便利度。在資本項目開放方麵,推動建立跨境理財通機製,開展跨境貸款、跨境資產(chan) 轉讓和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ye) 務,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投資試點。

  其中,“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製”具體(ti) 指的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mai) 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chan) 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銀行購買(mai) 內(nei) 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chan) 品。”興(xing) 業(ye) 研究指出,關(guan) 於(yu) 理財通的討論自 2019 年起就已經在香港金管局和內(nei) 地相關(guan) 部門之間發起,《意見》發布後,相關(guan) 規則的製定有望加速,待管理細則出台後,關(guan) 注額度管理、資金匯兌(dui) 等方麵的安排。

  何飛表示,完善貿易新業(ye) 態外匯管理、推進資本項目便利化改革、建立與(yu)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ti) 係等舉(ju) 措,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特別是建立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ti) 係,或將對現有銀行賬戶格局形成深遠影響。

  值得關(guan) 注的還有金融業(ye) 開放方麵。《意見》提出進一步擴大銀行業(ye) 、證券業(ye) 和保險業(ye) 對外開放,在大灣區率先落地各項金融業(ye) 對外開放措施,重點支持港澳銀行、證券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拓展發展空間。

  對此何飛談到,支持境外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支持商業(ye) 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發起設立不設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的金融資產(chan) 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等政策,是協同推進擴大開放和區域發展的重要舉(ju) 措。

  資金融通方麵,《意見》提出“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yu) 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企業(ye) 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ye) 赴港澳融資、上市”,以及“研究探索在廣東(dong) 自貿區內(nei) 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ye) 銀行”。興(xing) 業(ye) 研究的報告指出,通過整合粵港澳地區金融優(you) 勢力量,充分發揮金交會(hui) 等金融交流平台優(you) 勢,建立國際商業(ye) 銀行不僅(jin) 能夠支持大灣區內(nei) 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建設,還能夠對區外形成溢出,有望成為(wei) 類亞(ya) 投行的綜合投融資機構。

  管濤指出,《意見》的一個(ge) 重要方麵在於(yu) 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先試,例如逐步擴大大灣區內(nei) 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範圍,其中包含了,推動人民幣在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dui) 換;支持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支持三地開展跨境融資、跨境擔保、跨境資產(chan) 轉讓、再保險業(ye) 務等業(ye) 務時使用人民幣計價(jia) 結算;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ye) 務樞紐地位,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在上述內(nei) 容中,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備受關(guan) 注。對於(yu) 此,香港監管局近期發布《發展人民幣資產(chan) 市場 提升香港人民幣樞紐地位》,提出爭(zheng) 取開通債(zhai) 券通南向通和ETF通,研究建立人民幣巨型基金,推出以港交所RXY指數為(wei) 基礎的期貨、期權和ETF產(chan) 品,允許CMU以係統內(nei) 的債(zhai) 券作為(wei) 抵押品,在債(zhai) 券回購產(chan) 品中設計包括對衝(chong) 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條款等。

  多項創新已落地大灣區

  事實上在《意見》製定過程中,部分開放創新工作已經穩步推進並落地。

  潘功勝在上述會(hui) 議上指出,在民生金融方麵,人民銀行根據各方意見,已經製定推出近期大灣區內(nei) 社會(hui) 訴求較為(wei) 強烈的幾項金融政策。包括,采用遠程方式,為(wei) 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遠程開立內(nei) 地銀行結算賬戶試點,並逐步擴大機構使用範圍和規模;便利港澳居民在內(nei) 地使用移動電子支付;港澳版銀聯“雲(yun) 閃付”、微信和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等項目均已投產(chan) 。在投融資便利化方麵,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融資便利化和貿易新業(ye) 態外匯管理等舉(ju) 措已在廣東(dong) 進行初步嚐試。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廣東(dong) 自貿區率先開展貨物貿易收支便利化、資本項目本外幣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同時,部分重大創新政策也在穩妥有序推進,包括探索建立與(yu) 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ti) 係、“跨境理財通”機製等重大措施,正在進一步完善,將在條件成熟時陸續推出。

  更多先行先試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花結果”,如,對廣東(dong) 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保險支公司及以下機構的設立、遷址和撤銷事項實現由審批製改為(wei) 備案管理;再如,港澳保險代理公司在內(nei) 地設立獨資保險代理公司所需的經營保險代理業(ye) 務年限由10年降低至3年;又如,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ye) 銀行、保險服務中心等重點機構或平台籌設,國內(nei) 首單在澳門本地登記發行、托管清算並上市交易的公司債(zhai) 券(簡稱“蓮花債(zhai) ”)開創內(nei) 地企業(ye) 赴澳門發債(zhai) 先河等等,大灣區多層次金融體(ti) 係建設正有條不紊持續推進。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ye) 務方麵也有大幅度突破。2019年,大灣區內(nei) 地9市與(yu) 港澳地區發生人民幣跨境收付2.3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7.3%,占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5.4%,比全國高出5.8個(ge) 百分點,人民幣已持續成為(wei) 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結算貨幣,香港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ye) 務中心,澳門人民幣清算行已初步建立起覆蓋葡語國家的人民幣清算網絡。在跨境人民幣融資業(ye) 務方麵,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nei) 地9市企業(ye) 通過全口徑跨境融資業(ye) 務融入資金839.84億(yi) 元。在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ye) 務方麵,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nei) 地9市共設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580個(ge) ,累計辦理資金池收付1.42萬(wan) 億(yi) 元。在便利港澳股權投資基金在大灣區內(nei) 地投資方麵,廣東(dong) 粵澳合作發展基金以QFLP方式引入的200億(yi) 元澳門財政儲(chu) 備資金已全部匯入,有力推動了廣東(dong) 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