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市發展農家樂鄉村遊 村民變身當老板
中新網新疆庫車5月18日電(王小軍(jun) 阿麗(li) 婭·吐爾洪)位於(yu) 國道314與(yu) 217交匯處的新疆庫車市伊西哈拉鎮庫木艾日克村的農(nong) 家樂(le) 深受遊客喜愛,該村農(nong) 家樂(le) 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了休閑娛樂(le) 場所的同時,還帶動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在庫木艾熱克鄉(xiang) 的農(nong) 家樂(le) 裏可以體(ti) 驗到鄉(xiang) 下生活,吃到正宗的農(nong) 產(chan) 品,環境好,服務也周到。”庫車市市民帕熱旦·依米提下班後,與(yu) 朋友們(men) 約在阿斯塔納農(nong) 家樂(le) 過生日。
走進阿斯塔納農(nong) 家樂(le) ,以音樂(le) 噴泉為(wei) 中心,環繞著四座涼亭和周邊的40多間房屋,作為(wei) 新興(xing) 的農(nong) 家樂(le) ,該農(nong) 家樂(le) 不但菜品正宗,環境優(you) 美,而且經常開展娛樂(le) 活動。記者發現,農(nong) 家樂(le) 大廳旁邊是一個(ge) 小型歌廳,裏麵音樂(le) 設施齊全,客人們(men) 不僅(jin) 能在這裏就餐,還能盡情唱歌、跳舞。在農(nong) 家樂(le) 後院一角,有一間正在建設的文化室,老板亞(ya) 鬆·艾孜孜介紹,想學習(xi) 的居民和遊客可以到這裏看書(shu) 、上網。
皮膚黑黝,精瘦小個(ge) 子的老板亞(ya) 鬆·艾孜孜,是一個(ge) 地地道道的農(nong) 村青年,2000年初中畢業(ye) 的他在附近縣城裏的餐館打工,從(cong) 洗碗工到廚師,一幹就是20年,從(cong) 未離開過餐飲行業(ye) 。自從(cong) 2018年,自家房子拆遷,亞(ya) 鬆·艾孜孜搬到了庫木艾日克村,開始萌生了自己創業(ye) 的想法,他果斷地拿岀自己的全部積蓄,再加上家人朋友的幫忙和貸款,籌集了200萬(wan) 元(人民幣,同下)辦起了阿斯塔納農(nong) 家樂(le) 。
“我喜歡做餐飲,恰好也有了關(guan) 於(yu) 發展農(nong) 家樂(le) 的相關(guan) 政策,想大膽試一把。”亞(ya) 鬆·艾孜孜告訴記者,開辦農(nong) 家樂(le) 的這三年,他不斷擴大農(nong) 家樂(le) 規模。目前,該農(nong) 家樂(le) 占地9畝(mu) ,可容納1200人,去年農(nong) 家樂(le) 年收入45萬(wan) 元。亞(ya) 鬆·艾孜孜於(yu) 今年5月創立了阿斯塔納餐飲有限公司,其公司名下經營著一家農(nong) 家樂(le) 和一家牛肉麵館。
“以前在家沒事幹,沒收入,通過社區招聘,在農(nong) 家樂(le) 找到了工作,有工資,還包食宿。”古麗(li) 努爾·吐地是阿斯塔納農(nong) 家樂(le) 的一名服務員,今年3月開始在該農(nong) 家樂(le) 工作,不僅(jin) 解決(jue) 了溫飽,還重拾了信心。
目前,阿斯塔納農(nong) 家樂(le) 員工45人,工資2000元到8000元不等,該農(nong) 家樂(le) 帶動了周邊群眾(zhong) 就業(ye) ,也有不少村民受到啟發,辦起了民宿和農(nong) 家樂(le) 。
據了解,目前,庫車有14家星級農(nong) 家樂(le) ,帶動就業(ye) 343人,其中貧困戶有56人,庫車農(nong) 家樂(le) 與(yu) 民宿已經成為(wei) 農(nong) 村經濟發展的綜合體(ti) 和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