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8.5億 網劇“逆襲”要靠過硬品質

葉子 發布時間:2020-05-20 10:3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因疫情宅家的你看劇了嗎?雲(yun) 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網絡劇有效播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長58%。根據近日發布的《中國電視/網絡劇產(chan) 業(ye) 報告(2020)》,網絡劇已告別粗製濫造的刻板印象,成為(wei) 新發展方向,湧現出不少優(you) 秀作品。

  明星也來演網劇

  在北京工作的肖女士最近愛上了“煲劇”。工作日的午餐時分、通勤路上,她都會(hui) 用手機看看網絡劇。“一開始是同事給我推薦《慶餘(yu) 年》,後來我發現有挺多好看的網絡劇,朋友們(men) 都在看,還一起交流劇情、討論相關(guan) 話題。”據統計,網絡劇的女性觀眾(zhong) 占比為(wei) 58.5%,視頻平台一般選擇工作日上新,平均30到40分鍾一集的網絡劇占比最高。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日前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chan) 管理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反對內(nei) 容“注水”,要求規範劇集長度,電視劇網絡劇拍攝製作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nei) 的短劇創作。網劇不僅(jin) 集數在變少,而且單集時長也在變短。

  網絡劇曾因製作成本低、班底業(ye) 餘(yu) 、題材單一、劇情注水等諸多問題,一度成為(wei) “粗製濫造”的代名詞。隨著移動端快速發展,視頻網站在網絡劇領域的投入逐漸加大,一些專(zhuan) 業(ye) 影視製作團隊開始介入網絡劇製作,網絡劇品質日漸提升。業(ye) 界認為(wei) ,網絡劇正朝著精品化製作、大牌演員參與(yu) 、去偏見化等方向發展。

  以騰訊、愛奇藝、優(you) 酷為(wei) 代表的互聯網視頻平台,參與(yu) 了越來越多的主控、主投、獨播產(chan) 品,成為(wei) 行業(ye) 內(nei) 重要的出品方和優(you) 質劇的推手。如騰訊的《奔騰年代》《光榮時代》《慶餘(yu) 年》,優(you) 酷的《在遠方》《大時代》《長安十二時辰》,愛奇藝的《破冰行動》等,其中不乏知名演員參演。

  網劇“出圈”也“出海”

  今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首設重大題材網絡影視劇項目庫,涉及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紀錄片三大類。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網劇創作納入“重大題材”項目,將帶動網劇劇本創作水準的提升,為(wei) 大眾(zhong) 帶來更多製作精良、品質有保證的網絡劇。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guan) 於(yu) 組織參加第3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獎工作的通知》,評選範圍為(wei) 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在中央電視台或各地衛視頻道播出的電視劇,其中包括在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這是“飛天獎”首次將全國性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納入評選範圍。

  無獨有偶,將在6月舉(ju) 辦的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lan) 獎,已於(yu) 去年底宣布開設網絡劇參與(yu) 通道。而早在2018年,金鷹藝術節就將網絡劇納入了評選體(ti) 係。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參評這些重要獎項,是對網絡劇近年來發展的積極肯定。

  網絡劇“出圈”的同時,也成功揚帆“出海”。《河神》《無證之罪》和《白夜追凶》被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網飛采購,《扶搖》成為(wei) 巴基斯坦的“網紅劇”,《鶴唳華亭》落地海外多個(ge) 平台,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觀眾(zhong) 與(yu) 國內(nei) 觀眾(zhong) 同步追劇……

  首都影視發展智庫首席專(zhuan) 家、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未來網絡自製劇在形態、類型、產(chan) 品方麵會(hui) 更加創新,比如互動劇、短劇、迷你劇,還會(hui) 將電視劇與(yu) 遊戲結合,將電視劇與(yu) 移動終端結合,這是影視、互聯網與(yu) 科技的強大聯合,更是觀眾(zhong) 與(yu) 創作者的全新互動,將為(wei) 整個(ge) 影視行業(ye) 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付費模式仍需優(you) 化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5億(yi) 。網絡視頻付費用戶規模擴大,內(nei) 容付費占比逐年提升,已成為(wei) 各視頻平台營收的重要來源。

  與(yu) 網絡劇質量提升並存的是製作成本的提高,視頻平台已經開始探索一些新的內(nei) 容付費模式,比如超前點播等。此類新的付費形態也曾引發爭(zheng) 議。北京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院長陸紹陽表示,隨著5G廣泛應用,通過移動互聯網觀看視頻將成為(wei) 未來文藝消費的主要形態之一,這就需要平台方在兼顧文藝作品的公共性和商業(ye) 性基礎上,探索更加普惠、可持續發展的付費模式,而當務之急是優(you) 化會(hui) 員製度及內(nei) 容付費規則。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