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7項攻堅任務打好收官之戰
46μg/m3、41μg/m3、41μg/m3、40μg/m3,這分別是湖南省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一季度的全省PM2.5平均濃度。
2019年,91.7%水質優(you) 良率高出全國“水十條”國家考核評價(jia) 斷麵平均水平16.7個(ge) 百分點,比2017年上升3.4個(ge) 百分點。湘江幹流水質全部達到Ⅱ類,洞庭湖總磷濃度5年下降41%,大通湖水質全麵退出劣Ⅴ類。
全省2019年化肥、農(nong) 藥使用量較2018年分別下降1.57%、4.06%。
數據升降間,湖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走過了3年曆程,進入最後的收官階段。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我們(men) 湖南很‘硬紮’。”全國政協常委、民進湖南省委會(hui) 主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對收官之戰充滿信心,“湖南話‘硬紮’就是牢靠的意思。”
那麽(me) ,湖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到底“硬紮”在哪裏?
收官之戰,強力推進
潘碧靈向記者展示了一張非常詳細的時間表,湖南省將在9月30日前,完成洞庭湖區嶽陽市、常德市、益陽市、長沙市望城區等三市一區省級及以上工業(ye) 園區整治任務,完成新建鄉(xiang) 鎮汙水處理設施100個(ge) 等工作;11月30日前,全麵完成其他省級及以上工業(ye) 園區整治任務;12月31日前,全省強製淘汰937輛老舊柴油貨車,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尾氣排放檢測初檢合格數占比90%以上,全麵完成676個(ge) “千噸萬(wan) 人”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問題整治任務等工作。
“為(wei) 了補齊生態環境質量短板、完成中央交辦的突出生態環境整改任務、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環境問題、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湖南省還提出7項重點任務,作為(wei) 今年‘夏季攻勢’的攻堅任務。”潘碧靈說,按照整改時限要求,今年湖南省將全麵完成1項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16項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3項第一批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18項第二批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及7項全國人大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指出問題整改任務。同時,完成中央交辦的其他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年度整改任務。
本固才能枝榮
“3年來,湖南省瞄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短板,不斷夯實工作基礎。”潘碧靈解釋了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信心的由來,“基礎‘硬紮’了,下一步工作才能順暢。”
一是夯實基礎工作,解家底不清之惑。2017年,湖南省印發《湖南省大氣汙染源排放清單編製工作方案》,建立調度、評審、考核機製,督促14個(ge) 市州完成大氣汙染源排放清單調查工作和成果上報。“目前,正在組織專(zhuan) 家集成全省汙染源排放清單,建設汙染源清單管理平台,實現汙染源清單成果的可視化展示和各地汙染源清單的常態化在線更新。”潘碧靈介紹說。
二是加快能力建設,破能力不足之困。目前,湖南省已完成5台顆粒物組分站建設(其中長沙4台、常德1台),實現全省零突破;長株潭全麵完成了大氣環境網格化監測係統和機動車固定遙感建設。此外,省級今年已啟動大氣複合汙染綜合觀測站和常德市、益陽市湘鄂邊界站建設,初步建成布局相對完善的大氣監測網絡。
三是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補汙染治理之短。2018年起,湖南省開展“化工圍江”整治,2019年年底,洞庭湖區94家造紙企業(ye) 製漿產(chan) 能全部退出。全麵落實“三線一單”製度,開展園區規劃環評。積極推動五大重點工礦區轉型升級,其中,株洲清水塘261家有色化工企業(ye) (年產(chan) 值300多億(yi) 元)全部退出,分類整治2115家“散亂(luan) 汙”企業(ye) ,加快發展20個(ge) 工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鏈,全省高新技術企業(ye) 突破6000家。
四是強化督察幫扶,壓質量改善之責。201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成立高規格的湘江保護和治理委員會(hui) ,時任湖南省省長杜家毫任主任,相關(guan) 省領導任副主任,流域8市市長和26個(ge) 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為(wei) 成員,每年召開1-2次全體(ti) 會(hui) 議研究部署有關(guan) 工作。同時,按照“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和“管行業(ye) 必須管生態環保、管發展必須管生態環保、管業(ye) 務必須管生態環保”的原則,湖南省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2019年,湖南省對飲用水水源地問題專(zhuan) 項整治進行“回頭看”,對全省144個(ge) 工業(ye) 園178個(ge) 片區第一批排查出來的354個(ge) 問題實施限期整改,對初步排查的800多個(ge) 重點尾礦庫製定整改方案強力推進整改,對“綠盾行動”發現的579個(ge) 問題限期銷號。
五是集中攻堅克難,攻久懸未解之題。從(cong) 2017年開始,湖南省政府每年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統籌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城鄉(xiang)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集中資源、集中時間攻堅克難,2018年、2019年分別完成1140項和1256項具體(ti) 任務,解決(jue) 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jue) 而未解決(jue) 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國考斷麵全麵消滅了劣Ⅴ類。
探索創新,瞄準短板發力
2019年,湖南省印發《湖南省省級環境保護督察交辦問題整改銷號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做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工作的通知》《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工作方案》。
“組織8個(ge) 省直單位製定21個(g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驗收銷號(行業(ye) )標準,規範中央和省級層麵指出問題的整改銷號程序、銷號標準和工作要求。”潘碧靈指出,這一措施有效解決(jue) 了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市、縣長期關(guan) 注的銷號程序不明、標準不統一的問題。
為(wei) 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湖南省著力夯實基層監管執法能力,加快實施《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四嚴(yan) 四基”三年行動計劃》,出台或修訂《湖南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7部地方性法規,發布《湖南省水產(chan) 養(yang) 殖尾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等7項地方標準,製定城鄉(xiang) 生活汙染治理設施建設、化工汙染整治、園區環境管理等係列規範性文件。“目前,生態文明體(ti) 製6個(ge) 方麵53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潘碧靈介紹說。
圍繞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複、水資源節約等重點領域需求,潘碧靈指出,湖南省集中優(you) 勢科研力量加強先進適用技術及裝備研發、示範和推廣,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應用,提升科技支撐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同時,探索建立財政資金投入動態增長機製,加強部門資金整合、集約利用,積極推進PPP、汙染治理第三方服務、園區環保管家等模式,引導和支持社會(hui) 資金廣泛參與(yu)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