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6億,中央“大動作”保民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李金磊) “中國是一個(ge) 人口眾(zhong) 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men) 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3萬(wan) 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yi) 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men) 平均每個(ge) 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1000元在一個(ge) 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wei) 要。”
這是李克強總理昨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閉幕後的記者會(hui) 上披露的。
6億(yi) 人平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這個(ge) 數字刷屏朋友圈,很多人是第一次聽到,同時也被震撼。
這再次說明,中國仍為(wei) 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6億(yi) 人平均月收入1000元左右
這個(ge) 數據有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佐證。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統計公報》,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
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2019年全年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
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cong) 高到低順序排列,平均分為(wei) 五個(ge) 等份,處於(yu) 最高20%的收入群體(ti) 為(wei) 高收入組,依此類推依次為(wei) 中間偏上收入組、中間收入組、中間偏下收入組、低收入組。
目前,中國的人口達到14億(yi) 人,照比例推算,即可得出上述結論。
不過,有細心的小夥(huo) 伴發現,這裏說的收入指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內(nei) 涵跟大家理解的工資是一樣的嗎?
顯然不一樣。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麽(me) ?
所謂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於(yu) 最終消費支出和儲(chu) 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yu) 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
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chan) 淨收入(比如利息淨收入、出租房屋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比如養(yang) 老金、社會(hui) 救濟或補助)。
不過,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解釋,並不是拿到的所有現金或者實物都能算作收入,具有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的才能算,那些意外之財、偶然得到的款項不能算。比如,婚喪(sang) 嫁娶收到的禮金、出售資產(chan) 所得、彩票中獎、得到的一次性賠償(chang) 。
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以常住人口後得到的平均數。
需要注意的是,計算人均可支配收入時包括無收入的家庭成員,是以所有家庭常住人員為(wei) 分母計算人均數。
也就是說,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但是它在計算的時候包括無收入的家庭成員,如此一平均,數據是相對較低的。
說清楚數據的內(nei) 涵,更要關(guan) 注數據背後的民生。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家庭收入都有所下降,困難群眾(zhong) 和受疫情影響的新的困難群眾(zhong) 的基本民生,該如何保障?
保基本民生有硬舉(ju) 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係列保基本民生的硬核舉(ju) 措,除了2萬(wan) 億(yi) 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外,還有——
——擴大失業(ye) 保險保障範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nong) 民工等失業(ye) 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
——擴大低保保障範圍。對城鄉(xiang) 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ye) 和返鄉(xiang) 人員及時納入低保。
——救助因災因病遭遇暫時困難人員。對因災因病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都要實施救助。
——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願緩繳政策。我國包括零工在內(nei) 的靈活就業(ye) 人員數以億(yi) 計,今年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願緩繳政策,涉及就業(ye) 的行政事業(ye) 性收費全部取消。
——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提高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最低標準。全國近3億(yi) 人領取養(yang) 老金,必須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以人民利益至上,以萬(wan) 家疾苦為(wei) 重。
中國社會(hui) 保障學會(hui) 會(hui) 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wei) ,疫情既會(hui) 給民生帶來即時、顯性的衝(chong) 擊,也會(hui) 造成滯後的影響。完善和健全社會(hui) 救助製度、發揮失業(ye) 保險作用、確保基本養(yang) 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等社會(hui) 保障工作,對於(yu) 保基本民生十分重要。政府工作報告在這些方麵提出的具體(ti) 舉(ju) 措有助於(yu) 解決(jue) 居民尤其是困難群體(ti) 基本生活麵臨(lin) 的現實難題。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