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縣:庭院經濟美了小院 富了口袋
看著後院核桃樹下一片綠油油的朝天椒,家住新疆洛浦縣布亞(ya) 鄉(xiang) 歐吐拉昆孜村的村民努爾薩依普·亞(ya) 庫普高興(xing) 地合不攏嘴。“去年這片菜園淨收入差不多900元呢,原來這院子都荒著放雜物,從(cong) 沒想過種菜增收什麽(me) 的。這打理成菜園,院子也變美了。瞧這長勢,今年收成也不差呢。”
近年來,洛浦縣結合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大力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對庭院實行三區分離的科學規劃布局,著力打造美麗(li) 庭院。同時,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引導農(nong) 民種植辣椒、水蘿卜、甜瓜等經濟價(jia) 值較高的農(nong) 作物,並安排技術人員傳(chuan) 授指導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此提升庭院經濟效益,進一步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
努爾薩依普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她家的院子裏堆滿雜物,不僅(jin) 影響美觀,也浪費了土地資源。村裏提出發展庭院經濟後,努爾薩依普就在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的引導幫助下,把閑置的土地利用了起來。庭院裏清理出來的0.5畝(mu) 地,按照村裏的統一規劃,2018年種了大白蘿卜,2019年種了洋蔥,今年又種上了朝天椒。這半畝(mu) 地,種出的蔬菜,不僅(jin) 滿足了努爾薩依普自家的食用需求,大部分還對外銷售,年均收入達700元以上。
庭院經濟具有“短、平、快”的優(you) 勢,歐吐拉昆孜村結合本村實際,積極引導村民充分利用庭院內(nei) 外、房前屋後、住宅附近的“巴掌地”,發展“小拱棚、小畜牧”等庭院經濟,並專(zhuan) 門邀請技術人員定期入戶提供技術指導,幫助農(nong) 民實現多渠道增收。
洛浦縣稅務局駐歐吐拉昆孜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木塔力甫·艾白爾說:“庭院種植都施的農(nong) 家肥,這樣的綠色無公害蔬菜上市特別受歡迎。我們(men) 統一規劃選定一個(ge) 品種種植,這樣批量產(chan) 出,然後聯係蔬菜經銷商來村裏統一收購。解決(jue) 了銷售,群眾(zhong) 沒有後顧之憂,都積極樂(le) 意種,也就穩定了一份收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