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福建建寧:一個小山村的綠色蛻變

林玲 陳曉星 發布時間:2020-06-22 19: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三明6月22日電 (林玲 陳曉星)巍峨金鐃山下,一座座小洋樓點綴其間。中午時分,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濉溪鎮高峰村中不時傳(chuan) 來陣陣飯香,隻是村裏不見了嫋嫋炊煙。

  “煙囪、灶台全封堵了。以前燒柴生火效率低,碰上陰雨天柴火濕,濃煙嗆得我們(men) 一把鼻涕一把淚。”村民林華說,現在電壓穩了,廚房改用電磁爐和燃氣灶,被煙熏黑的牆壁也刷得潔白,方便又幹淨。

  禁柴改燃,是閩中山區小縣建寧開展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動綠色發展的措施之一。

  林華說,近年來縣裏供電部門進行電網增容及入地改造,不僅(jin) 為(wei) 民居建設提供基建用電,還為(wei) 村子的後續經濟發展帶來充分的能源保障。

  如今,走進村子,再也看不到錯落的電杆和飛跨的電線,與(yu) 之相反的是美觀的變壓器掩映在村落裏,與(yu) 景觀融為(wei) 一體(ti) 。

  林華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高峰村。他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金鐃山被列入省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為(wei) 保護山上的自然資源,村民們(men) 陸陸續續從(cong) 1000多米的山上搬到了山腳。

  “這周邊的山,絕大部分林地都被劃入生態公益林,全村林地隻剩下3000畝(mu) 。如今,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不能砍。”林華說。

  搬下山後,山上農(nong) 田退耕還林,人均耕地隻有0.6畝(mu) ,而且麵積小、石頭多。2006年,這裏的村民人均收入隻有2000多元。福建省出台生態補償(chang) 政策,凡是被劃入生態公益林的,都可獲得補助。

  “但當時,村裏仍有許多人不理解,那麽(me) 好的樹不讓砍,多可惜,”村民寧雪雲(yun) 說,“回頭想想,當時的選擇是對的,不僅(jin) 生活環境好了,每年還有700多元的燃氣補助。”

  如今,在當地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這裏的村民們(men) 漸漸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從(cong) 原來的砍伐樹木,破壞生態,到現在實施封山育林,生態養(yang) 護。

  2017年,建寧縣出台《禁柴改燃試點工作方案》,在全縣7個(ge) 鄉(xiang) 鎮開展禁柴改燃試點工作。參與(yu) 禁柴改燃的農(nong) 戶按每戶500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燃具補助,按每人每月20元的標準發放燃氣補助。

  如今,得益於(yu) 禁柴改燃與(yu) 其他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措施,高峰村全村斷麵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優(you) 於(yu) 二級標準。(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