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研究提出β冠狀病毒疫苗通用策略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科學家研究提出β冠狀病毒疫苗通用策略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0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高福院士、嚴(yan) 景華研究員等與(yu) 合作者在β冠狀病毒疫苗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針對包括中東(dong) 呼吸綜合征(MERS)、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以及重症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在內(nei) 的β冠狀病毒感染性疾病開發出通用的疫苗策略。
中國科學家最新完成的這項重要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已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上以提前公開的形式發表。高福、嚴(yan) 景華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戴連攀副研究員為(wei)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戴連攀、鄭天依、徐坤、韓雨璿、許黎黎為(wei) 論文並列第一作者。
中科院微生物所介紹說,冠狀病毒表麵的刺突(S)蛋白呈三聚體(ti) 構象,負責結合宿主細胞受體(ti) ,介導病毒的入侵,因此S蛋白是冠狀病毒主要的保護性免疫原。S蛋白上有一段受體(ti) 結合區(RBD)直接負責與(yu) 宿主受體(ti) 的對接,是冠狀病毒一個(ge) 十分有吸引力的疫苗靶點。它激發中和抗體(ti) 的產(chan) 生,阻斷病毒與(yu) 受體(ti) 的結合,實現免疫聚焦,且有望避免冠狀病毒免疫潛在的抗體(ti) 依賴增強風險。然而,由於(yu) RBD分子量小,免疫原性有限,以之設計的疫苗誘導機體(ti) 產(chan) 生中和抗體(ti) 的能力較弱。
高福團隊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布局MERS疫苗的研發。在此次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為(wei) 克服這種免疫原性限製,構建了MERS冠狀病毒RBD二聚體(ti) 抗原。為(wei) 獲得更加穩定、均一的二聚體(ti) 抗原,研究團隊進一步優(you) 化二聚體(ti) 蛋白設計,獲得一種串聯重複的RBD單鏈二聚體(ti) 。這種串聯重複單鏈二聚體(ti) 表達形式均一,不含有外源序列,較之前版本的二硫鍵連接的RBD二聚體(ti) 疫苗效力得到維持甚至提高。
基於(yu) 這種設計策略在MERS疫苗中取得的成功,中國科學家團隊進一步拓展其在其他β冠狀病毒疫苗研發中的應用,設計出針對COVID-19和SARS冠狀病毒的疫苗,同樣,其中和抗體(ti) 滴度較傳(chuan) 統的單體(ti) 形式提高約10至100倍。這預示著該RBD二聚體(ti) 設計策略具有普遍性,將可普遍應用於(yu) 其他β冠狀病毒疫苗的開發,應對未來可能的新發突發冠狀病毒威脅。
研究團隊表示,值得關(guan) 注的是,這種通用策略設計的抗原在穩定細胞係中能獲得很高的表達(g/L水平),具有極大的生產(chan) 放大潛能,可滿足全球對疫苗的巨大需求,可及性強。此外,該策略不含有外源序列,適用於(yu) 臨(lin) 床應用。
目前,中科院微生物所基於(yu) 這一通用設計策略,全新設計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COVID-19重組蛋白疫苗,其在轉基因鼠的攻毒實驗證明具有明顯的保護效果,恒河猴攻毒保護試驗結果則顯示,疫苗免疫能誘導產(chan) 生高水平的中和抗體(ti) ,顯著降低肺組織病毒載量,減輕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損傷(shang) ,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該疫苗本月中旬已獲批進入臨(lin) 床試驗,是中國COVID-19疫苗五條技術路線中首個(ge) 獲得臨(lin) 床批件的重組蛋白疫苗。(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