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轉內銷 促進雙循環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的實施意見》,在鼓勵企業(ye) 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chan) 品開拓國內(nei) 市場。6月30日,商務部召開網上專(zhuan) 題發布會(hui) ,商務部、海關(guan) 總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guan) 負責人就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相關(guan) 問題作解讀,同時強調將落實落細《意見》,用足用好各項政策措施,全力穩企業(ye) 、穩就業(ye) ,幫扶外貿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出口轉內(nei) 銷潛力正釋放
“從(cong) 國內(nei) 消費看,國內(nei) 市場需求正加快釋放,為(wei) 電子家電、輕工、紡織服裝、農(nong) 產(chan) 品等出口行業(ye) 提供了內(nei) 銷市場。從(cong) 投資帶動看,各地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重大工程建設,為(wei) 機械設備、電機電氣設備、精密儀(yi) 器等出口行業(ye) 帶來了新機遇。從(cong) 消費升級看,部分外貿企業(ye) 正從(cong) 傳(chuan) 統批量生產(chan) 轉向個(ge) 性化定製,可以更好滿足國內(nei) 消費升級需求。網上銷售、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也為(wei) 外貿企業(ye) 打通了直接麵對消費群體(ti) 的銷售渠道。”在發布會(hui) 上,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楊國良分析了出口轉內(nei) 銷的巨大潛力。
事實上,出口轉內(nei) 銷的潛力正在釋放。今年的“6·18購物節”中,很多出口受阻的外貿企業(ye) 紛紛借助電商平台大力拓展內(nei) 銷市場。京東(dong) 旗下社交電商平台京喜提供的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中旬京喜啟動“出口轉內(nei) 銷”幫扶以來,短短2個(ge) 月內(nei) 新入駐的外貿企業(ye) 超過1萬(wan) 家;從(cong) 6月1日至17日,京喜上外貿商家的訂單量環比上月增長超過100%。“我們(men) 發現很多用戶在搜索耳溫槍、電子體(ti) 溫計,為(wei) 此我們(men) 聯係了上遊外貿廠家,反向定製出一款針對新興(xing) 市場的兒(er) 童測溫手表,很受歡迎。”京喜運營總經理馮(feng) 燕舉(ju) 例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任興(xing) 洲表示,出口轉內(nei) 銷並不隻是空間市場的轉變,更需要經營觀念的轉變。比如,在生產(chan) 上,對產(chan) 品設計創新和生產(chan) 流程進行調整,向柔性生產(chan) 方式轉變;在渠道上,用好用足政府和電商平台企業(ye) 的各項扶持措施,盡快熟悉和融入國內(nei) 市場銷售體(ti) 係。
全方位支持助企渡難關(guan)
“從(cong) 短期看,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是幫扶外貿企業(ye) 破解內(nei) 銷難題,促進外貿基本穩定的應急之舉(ju) 。從(cong) 長期看,支持出口產(chan) 品轉內(nei) 銷也是促進內(nei) 外貿有效貫通,充分利用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培育參與(yu) 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的長久之道。我們(men) 將落實落細《意見》,確保用足用好各項政策措施,全力穩企業(ye) 、穩就業(ye) ,幫扶外貿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楊國良強調。
據海關(guan) 總署企業(ye) 管理和稽查司副司長林少濱介紹,《意見》還提出進一步放寬內(nei) 銷征稅時限,由每月申報,調整為(wei) 最長可按季度申報,而且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ye) 可以每個(ge) 季度結束後15天內(nei) 申報。
林少濱表示,這大大減少了加貿企業(ye) 辦理內(nei) 銷手續的次數,必然極大地節約企業(ye) 辦理內(nei) 銷業(ye) 務的成本,同時這一政策也必將大大提高企業(ye) 辦理內(nei) 銷業(ye) 務的整體(ti) 效率,對企業(ye) 開拓國內(nei) 市場銷路,渡過疫情負麵影響的難關(guan) ,繼續健康發展產(chan) 生非常積極的作用。
京東(dong) 集團京喜事業(ye) 部商品運營總經理楊紹暉介紹,“6月24日,我們(men) 開啟‘京喜產(chan) 業(ye) 帶廠直優(you) 品計劃——內(nei) 銷行動’,在電商平台上搭建幫助外貿企業(ye) 轉內(nei) 銷的通道,精準對接國內(nei) 新興(xing) 市場的消費需求。到今年年底,我們(men) 將開放10萬(wan) 家外貿企業(ye) 優(you) 惠入駐窗口。”楊紹暉說。
實現國際國內(nei) 雙循環
“出口轉內(nei) 銷”是否會(hui) 增加國內(nei) 市場的競爭(zheng) 壓力?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yu) 消費研究室主任依紹華看來,盡管外需受到抑製,但中國內(nei) 需市場規模龐大,中等收入人群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為(wei) 外貿企業(ye) 轉戰內(nei) 需市場提供了強大的需求保障。
“今年以來,中國消費市場克服疫情衝(chong) 擊,實現逐月回暖,基本生活品消費持續增長,升級類商品比較活躍,住行類商品零售得到改善,這也說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與(yu) 追求依然不斷增長,也體(ti) 現了中國消費市場發展潛力大、韌性強。”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李黨(dang) 會(hui) 說。
李黨(dang) 會(hui) 進一步指出,出口轉內(nei) 銷對國內(nei) 市場而言並非隻是此消彼長的替代關(guan) 係,而是會(hui) 進一步豐(feng) 富國內(nei) 市場供給,增加消費者選擇,精準對接需求,帶動消費升級。同時,國際市場長期形成的通用國際規則,也有助於(yu) 改善和提升國內(nei) 營商環境,有助於(yu) 中國超大市場規模優(you) 勢和內(nei) 需潛力的充分釋放,推動實現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今年下半年,商務部將舉(ju) 辦全國性促消費活動,利用步行街、重點商圈等在品牌集聚、渠道融合、市場人氣等方麵優(you) 勢,拓寬適銷對路出口產(chan) 品的內(nei) 銷渠道。同時,指導和支持地方搭建消費促進平台,幫助外貿企業(ye) 進一步對接國內(nei) 大型商貿流通企業(ye) 、電商平台企業(ye) ,促進供需對接。此外,有關(guan) 部門還將鼓勵企業(ye) 研發適銷對路的內(nei) 銷產(chan) 品,創建自有品牌,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進一步促進國內(nei) 消費市場提質擴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