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路護士緊急救助醫院無縫接續:心跳驟停患者轉危為安
中新網福州7月3日電 (記者 吳晟煒)“趕緊救人,老人快不行了!”停好車後,出租車司機焦急地呼喊著,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遍掐著乘客黃老伯的人中。此時,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護士莊秀銘正巧路過此地,奔跑上前,用最快的速度放倒出租車副駕駛座,讓黃老伯平躺,進行心肺複蘇。接到急救電話的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直接推著搶救平車火速抵達現場,持續進行搶救。這驚險的一幕2日上午7時許發生在福州五四路國醫堂門前的出租車停靠點。所幸,各方搶救及時,黃老伯轉危為(wei) 安。
患者黃老伯今年60歲,患有尿毒症,當天清晨,他和往常一樣,獨自一人前來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準備進行血液透析。意外就在不經意間發生了。
“我當時顧不了那麽(me) 多,救人是第一位的。”回憶起搶救過程,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護士莊秀銘堅定地說。2日上午7點20分左右,和往常一樣,莊秀銘在醫院門口下車,準備上班。“經過出租車邊上,我看到司機在大聲呼救,副駕駛座上的老人臉色蒼白”。出於(yu) 職業(ye) 敏感,莊秀銘立即上前把脈,發現黃老伯脈搏停止。她馬上放平座椅靠背進行急救。第一次心肺複蘇持續了約3分鍾,第二次持續了約5分鍾。
就在莊秀銘持續對黃老伯進行搶救的同時。接到急救電話的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院前急救小組王誌民副主任醫師與(yu) 張明煒、徐華文兩(liang) 名醫生也推著搶救平車趕到。“考慮到患者就在醫院邊上,120急救車出車遇到上班高峰,為(wei) 了最大限度節約時間,我們(men) 就推著平車一路奔跑。”王誌民說。
從(cong) 莊秀銘的手中接過老人後,急救小組持續給予心肺複蘇,待老人恢複心跳後,快速轉入急診科搶救室,急診科主任肖章武、廖雲(yun) 海主治醫師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後續搶救。“心跳和呼吸一旦發生驟停,如得不到及時地搶救複蘇,後果都不堪設想,因此,心跳和呼吸驟停後的心肺複蘇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這對提升挽救生命的幾率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肖章武說。
入院後,急診床邊心電圖檢查提示黃老伯急性下壁心肌缺血,院方立即啟動急診胸痛流程。在肖章武的主持下,一切都有條不紊進行中。
上午8點10分,黃老伯再次出現意識不清,心電監護提示室顫,急救小組立即給予心肺複蘇、電除顫、氣管插管及反複搶救藥品使用。此時,動脈血氣回報血鉀高出檢測範圍,急救小組考慮黃老伯是高鉀血症導致的心跳驟停,隨即給予快速降鉀的係列處理。
肖章武告訴記者,搶救期間共對患者除顫6次。經過一個(ge) 半小時的不懈努力,黃老伯恢複自主呼吸、心跳,並趨穩定,隨即安全轉送ICU住院治療。
得知黃老伯轉危為(wei) 安,莊秀銘鬆了一口氣。出生於(yu) 1983年的莊秀銘是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婦產(chan) 科的護士。她告訴記者,得益於(yu) 近年來,醫院持續對醫護人員進行心肺複蘇的培訓,讓這次搶救過程臨(lin) 危不亂(luan) ,從(cong) 容處置。
為(wei) 進一步提高民眾(zhong) 麵對突發事故的應急救護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本領。近年來,加強心肺複蘇專(zhuan) 項培訓日益受到重視。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急危重症醫學部主任盧靜表示,院方也加強與(yu) 社區、學校、消防救援部門等多方互動,培訓心肺複蘇技能,力爭(zheng) 挽救更多的生命。
資料顯示,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發病率高、發病急、變化快,死亡率高,嚴(yan) 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19年8月,福建省二人民醫院開始著手創建胸痛中心,該院心內(nei) 科主任郭進建擔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在郭進建看來,胸痛中心多科聯動,采用快速、標準化的診斷方案,實現從(cong) 患者發病、120轉運到入院後影像檢查、緊急搶救等過程無縫對接的綠色通道,大幅提高早期診斷和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致死性疾病的能力,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郭進建表示,未來,胸痛中心將進一步優(you) 化流程、推進建設,為(wei) 胸痛患者提供規範、及時、有效的診療服務。同時,也將加大對相關(guan) 醫學常識的推廣普及,最大限度為(wei) 民眾(zhong) 健康保駕護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