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部長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調研
7月17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xing) 機場)調研建設運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並召開座談會(hui)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綠色發展理念貫徹到大興(xing) 機場建設運營的全過程、各方麵,將大興(xing) 機場打造成為(wei) 綠色機場的典範、高質量發展的標誌性工程。
黃潤秋一行首先來到機場塔台,聽取機場設計建設環保優(you) 化措施介紹。大興(xing) 機場在設計中結合起降要求局部調整了跑道角度,從(cong) 而大幅減緩對周邊城區噪聲影響,是國內(nei) 特大型機場首次采取此類措施。黃潤秋肯定了這項示範性的舉(ju) 措,並詳細詢問了機場周邊居民搬遷、垃圾轉運與(yu) 處置、清潔能源應用等方麵的情況,強調要高標準把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到實處。
為(wei) 減少飛機廢氣和碳排放,大興(xing) 機場全麵推廣使用地麵電源、地麵專(zhuan) 用空調係統替代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黃潤秋來到一處機位,仔細查看並詢問了解APU替代設施運行情況。當了解到專(zhuan) 用空調係統能實現冷熱源直接從(cong) 航站樓接入,比常規係統大幅減少廢氣和碳排放、總能效提升50%以上時,黃潤秋對此表示肯定,並叮囑在場有關(guan) 負責同誌要堅持綠色低碳理念和技術創新,減緩對區域大氣環境影響,為(wei) 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應有貢獻。
建設海綿型機場,加強汙水處理與(yu) 水資源綜合利用是大興(xing) 機場生態環境管理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潤秋來到人工濕地興(xing) 旺湖,實地了解汙水處理、雨洪管理、人工濕地、中水利用、地源熱泵等方麵情況。大興(xing) 機場對生產(chan) 生活汙水進行有效收集處理,將再生水和回收雨水用於(yu) 綠化、環衛及景觀湖補水,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循環。黃潤秋讚賞了這一舉(ju) 措,並鼓勵進一步用好水資源、維護好水生態,打造人、水、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生態環境。
在機場運行控製指揮中心,黃潤秋聽取了關(guan) 於(yu) 噪聲實時監控係統的介紹,調看了部分噪聲監測點的數據,強調要高度關(guan) 注機場噪聲汙染問題,落實最嚴(yan) 格的防治措施,確保周邊居民正常生產(chan) 生活。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hui) 上,黃潤秋聽取了大興(xing) 機場綠色機場建設及生態環保工作情況匯報。他指出,大興(xing) 機場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的國家重大標誌性工程,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幹工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大興(xing) 機場建設運營環保工作,強調要把大興(xing) 機場打造成為(wei) 國際一流的綠色機場。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做好大興(xing) 機場建設運營環保工作作為(wei) 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實際行動踐行“兩(liang) 個(ge) 維護”。要通過理念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引領大興(xing) 機場綠色發展。要堅持節約優(you) 先、保護優(you) 先,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chan) 運營模式,打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工程。要嚴(yan) 格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和要求,為(wei) 周邊群眾(zhong) 提供良好的生產(chan) 生活環境。要充分發揮國際機場的窗口作用,向世界展示中國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智慧、力量和成果。
黃潤秋強調,大興(xing) 機場在建設運營環保工作方麵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突出成績。下一步,要進一步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對標國際一流標準,不斷強化優(you) 化生態環保工作,打造綠色機場的標杆和樣板。要適時評估機場環保設施運行情況,不斷完善機場環境管理體(ti) 係,確保環保要求嚴(yan) 格落實、取得實效。要落實企業(ye) 環境信息公開製度,及時公開環境監測數據,及時溝通回應公眾(zhong) 關(guan) 心的環境問題。要適時開放相關(guan) 環境保護設施,把大興(xing) 機場建設成為(wei) 生態環境保護宣傳(chuan) 教育基地。生態環境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繼續積極支持服務大興(xing) 機場綠色發展。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誌毅參加調研並主持座談會(hui) ,北京市副市長楊斌參加調研和座談會(hui) 。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環評司、評估中心,中國民用航空局計劃司、機場司,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興(xing) 機場建設指揮部主要負責同誌參加調研和座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