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梅雨致浙江41萬餘人受災 直接經濟損失38.4億元

張煜歡 發布時間:2020-07-20 19:10: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杭州7月20日電(記者 張煜歡)20日記者從(cong) 浙江省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今年浙江梅雨期曆時50天,其中浙中北地區梅雨量為(wei) 1951年以來首位。該省杭州、紹興(xing) 、衢州、麗(li) 水等4個(ge) 市17個(ge) 縣(市、區)受災較重,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18日共有41.01萬(wan) 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8.4億(yi) 元。

  據浙江省氣象台消息,浙江於(yu) 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期50天,比常年偏多20天,列1951年以來梅雨期第6位。浙江全省平均雨量548毫米,其中浙中北地區達633毫米,為(wei) 1951年以來曆年梅雨量第一位。苕溪、杭嘉湖東(dong) 部平原主要江河站點高水位運行時間長,浙西、浙中北地區山體(ti) 土壤飽和度高,防汛壓力大。

  浙江省防指辦常務副主任、浙江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趙孟進稱,今年梅雨期浙江見證了多個(ge) “曆史之最”,包括連續遭遇九輪強降雨過程,新安江水庫水位創曆史最高水位,建庫以來第一次開9孔泄洪,浙江省防指首次啟動錢塘江流域防汛Ⅰ級應急響應等。

  為(wei) 加強防汛精準研判,浙江省防指每日組織氣象、水利、應急管理、自然資源等部門加強會(hui) 商研判,特別是針對研判結果下發風險提示單,督促有關(guan) 地區落實防控措施。在精準管控上,浙江省防指在新安江大流量泄洪的情況下做好沿江兩(liang) 岸人員轉移工作,並根據風險變化實施擴麵轉移,累計轉移60617人。

  在今年梅雨防禦中,浙江省防指還發揮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和應急救援平台作用,利用綜合風險五色圖、隊伍物資管理和調度功能以及人員轉移“安全碼”,助力精準防控。

  截至7月18日,浙江杭州、紹興(xing) 、衢州、麗(li) 水等4個(ge) 市17個(ge) 縣(市、區)受災較重,其中錢塘江流域沿線的淳安、建德、桐廬、富陽等4個(ge) 縣(市、區)、79個(ge) 鄉(xiang) 鎮14.2萬(wan) 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21.9億(yi) 元,占總損失的57%。浙江全省因災死亡3人,同比下降70%。

  浙江雖已出梅,但部分地區降雨仍在持續。受強降雨影響,太湖水位持續上漲,已超過4.65米的保證水位,20日8時其水位達4.73米,超保證0.08米。浙江正加強太湖流域防汛工作,同時嚴(yan) 防局地強對流天氣引發次生災害,抓好小流域山洪和地質災害防禦。(完)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