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閩西老區煙農脫貧增收記

林誌華 發布時間:2020-07-28 14: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7月28日電 (林誌華)“今年種了20多畝(mu) ,按照現在的煙葉長勢和烘烤效果,收入12萬(wan) 元以上不成問題。”在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濯田鎮水頭村田間,正在采摘煙葉的煙農(nong) 貧困戶郭申榮信心滿滿。

  郭申榮是一名殘疾人,家裏育有一兒(er) 兩(liang) 女(雙胞胎),因家庭勞動力有限,撫養(yang) 孩子較多,生活一度陷入貧困。在龍岩市煙草公司的幫扶下,他已經擁有自己的密集烤房、起壟機等設備,種植技術越來越成熟,經營管理方式突破舊模式,現在單靠夫妻兩(liang) 人就可以經營20多畝(mu) 烤煙。通過近4年的發展,他家也蓋起了新房。

  興(xing) 主業(ye) 精準幫扶

  近年來,龍岩市煙草公司通過落實優(you) 先安排煙葉種植計劃、優(you) 先保障技改資金、優(you) 先提供技術培訓、製定肥料補貼政策等措施幫助煙農(nong) 貧困戶早日脫貧。長汀煙草分公司樹立了很好的典範。

  2017年到2018年,長汀縣共有省政府建檔貧困煙農(nong) 124戶。為(wei) 助力貧困煙農(nong) 脫貧增收,該縣優(you) 先保證貧困煙農(nong) 的種植計劃,在連續兩(liang) 年種植計劃大幅度調減的環境下,全縣貧困煙農(nong) 1086畝(mu) 的種植計劃僅(jin) 減少41.8畝(mu) ,貧困煙農(nong) 主體(ti) 收入得到有效保證。

  貧困煙農(nong) 種煙資金缺乏,長汀縣便積極協調當地金融部門,優(you) 先辦理低息種煙小額信貸,對貧困煙農(nong) 實行專(zhuan) 業(ye) 化服務價(jia) 格優(you) 惠,僅(jin) 此一項,年均為(wei) 貧困煙農(nong) 節約服務成本近8萬(wan) 元。

  為(wei) 貧困煙農(nong) 創造適宜的靈活就業(ye) 崗位、對貧困煙農(nong) 政策性補貼優(you) 先覆蓋……凡此種種舉(ju) 措,精準發力。2018年底,長汀縣124戶建檔貧困煙農(nong) 全部提前兩(liang) 年實現脫貧摘帽。現在,龍岩市類似郭申榮這樣的煙農(nong) 貧困戶418戶已全部實現脫貧。

  倡多業(ye) 力促增收

  龍岩市上杭縣廬豐(feng) 鄉(xiang) 豐(feng) 樂(le) 村,成片煙葉隨風輕輕擺動,一條條道路在田間延伸,一股股清水在溝渠裏緩緩而流……靚麗(li) 的新農(nong) 村景觀在閩西山區徐徐鋪開。

  “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路好走了、水變清了,種煙更輕鬆了。現在的日子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正在田間采摘煙葉的佘族村民藍桂英說,自己在娘家的時候就幫母親(qin) 種煙,1995年嫁到豐(feng) 濟村後年年種煙,如今家裏蓋起了新房。“土地平整後,耕田有拖拉機,烤煙有密集式烤房,我們(men) 輕鬆了許多。”

  “跟著煙草公司幹,這條路算走對了!”上杭縣廬豐(feng) 鄉(xiang) 豐(feng) 濟村煙農(nong) 貧困戶藍建香露出了笑容。

  藍建香所在的“三豐(feng) 片”既是2020年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煙葉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建設試點區,也是龍岩市“紅古田”特色現代產(chan) 業(ye) 園核心區,煙葉產(chan) 業(ye) 綜合體(ti) 項目建設融入地方政府特色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建設中。

  “上半年種煙,下半年種水稻。現在煙草公司對煙後種植的稻米進行包產(chan) 包銷,而且收購價(jia) 格比市場還高。”藍建香對今年收入信心滿滿,“今年烤煙種植這一塊,畝(mu) 產(chan) 值4500元以上,畝(mu) 均增收200元,應該是沒有問題。煙後稻產(chan) 業(ye) 這一塊,按照加價(jia) 收購幅度,煙後稻產(chan) 業(ye) 畝(mu) 均估計可增收300元。”

  主業(ye) 助脫貧,多業(ye) 促增收。煙草企業(ye) 帶領煙農(nong) 貧困戶走上了一條多元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致富之路。

  夯基築實致富路

  2005年龍岩煙區開啟了煙葉生產(chan) 基礎設施建設序幕,2007年國家煙草專(zhuan) 賣局提出“一基四化”(即全麵推進煙葉生產(chan) 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煙葉生產(chan) 的“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專(zhuan) 業(ye) 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更是全麵展開了有史以來投入最大、受益最廣的一場煙葉生產(chan) 設施大會(hui) 戰。

  至今,龍岩煙區共建設煙葉生產(chan) 基礎設施項目約6.2萬(wan) 項,投入補貼約19.34億(yi) 元,徹底解決(jue) 了“澇難排、旱難灌、煙難烤、行不便”的問題,使煙田排灌自如、實現旱澇保收,荒地變良田、溝澗變通途。

  “父親(qin) 年歲漸高,無人照顧,自己在外麵闖蕩了幾年也確實辛苦。這幾年,每次過年回來,家鄉(xiang) 都有很大變化,土地平整後田塊適宜機械化作業(ye) ,道路、水渠都弄得好好的;而且周邊很多人都通過種植烤煙蓋起了新房子。所以,我才跟家裏人商量,回家搞煙葉。”1989年出生的藍宏盛,當一名職業(ye) 煙農(nong) 已經有兩(liang) 個(ge) 年頭了,如今種植了60畝(mu) 煙葉,配備了三座密集式烤房及生物質燃料爐,同時擁有現代化煙草農(nong) 業(ye) 機械。

  如今,在龍岩,有煙田的地方就有煙葉生產(chan) 基礎設施工程,走在田間隨處可見流淌著清水的“生命之渠”、奔跑著農(nong) 用車的“致富之路”、跨越溪河的“惠民之橋”。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閩西老區煙農(nong) 種煙致富之路越走越順暢。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