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生態環境部通報一批環評文件質量問題

杜宣逸 發布時間:2020-07-29 18:13: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中國環境報記者 杜宣逸 北京報道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2020年第一季度環評文件常態化複核工作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

  此次複核的環評文件共涉及24個(ge) 省(區、市)各級審批部門審批的101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表)。經複核發現,8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表)存在遺漏評價(jia) 因子、降低環境風險評價(jia) 等級、縮小環境影響評價(jia) 範圍、汙染源源強核算方法或結果錯誤、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因子不符合相關(guan) 規定、環境要素現狀調查與(yu) 評價(jia) 內(nei) 容不全、環境風險預測與(yu) 評價(jia) 內(nei) 容不全、所提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不符合相關(guan) 規定等質量問題。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表)編製監督管理辦法》及配套文件規定,對相關(guan) 的7家環評文件編製單位及9名編製人員予以通報批評和失信記分,失信記分情況記入其誠信檔案;對8家建設單位予以通報批評,並對2家技術評估單位和8個(ge) 審批部門予以通報。

  自2019年11月1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表)監督管理辦法》施行以來,生態環境部已分4批對45份環評文件質量問題提出處理意見,累計對38家次和52人次的環評文件編製單位和編製人員采取失信記分管理措施,並與(yu) 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聯動,將2家單位和2人列入環境影響評價(jia) 失信“黑名單”,將6家單位和3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單,已初步形成以質量為(wei) 核心、以信用為(wei) 主線的環評文件編製事中事後監管態勢,強化了對環評文件編製中不負責任、粗製濫造和弄虛作假等行為(wei) 的震懾和警示。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指導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嚴(yan) 格落實《關(guan) 於(yu) 加強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表)編製質量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繼續通過對環評文件質量問題的責任追究和信息公開,促進建設單位、環評文件編製單位和技術評估單位、審批部門等各方進一步提升環評工作的責任意識和能力水平,保障環評製度的順利實施。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